您好,欢迎来到365论文网!业务合作:xuelin2006@126.com,站长邮箱:54612721@qq.com

400-888-8888

服务热线

论文咨询

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效果

  2022-04-18    97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 分析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效果。方法 本文共纳入84例研究对象,均为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来我院诊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n=42)与研究组(个性化护理,n=42)。对比分析两组的症状改善情况及住院天数,观察两组的炎性因子水平以及肺功能指标,统计两组的依从性和不良反应。结果 在气喘、肺部啰音、咳嗽以及发热消失天数与住院天数上,研究组短于对照组(P<0.05)。在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最高呼气流速(PEF)上,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上,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在依从率上,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明显更高(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效果良好,临床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 关键词:
  • 个性化护理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
  • 炎性因子
  • 肺功能
  • 肺功能指标

肺炎支原体感染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指肺炎支原体侵袭人体后寄存在细胞内,从而发生肺炎支原体感染[1]。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微生物,处于细菌与病毒之间,与机体的某些组织具有同样抗原,机体在发生感染后会产生相应抗体,容易累及机体的免疫系统及脏腑器官等,具体表现为干咳、发热、气喘等症状,不利于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2]。目前,临床对肺炎支原体感染侧重于对症支持、药物治疗,通过给予患儿抗感染、止咳、降温等治疗来改善患儿的症状,稳定患儿的病情。但是由于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年龄较小,受疾病影响容易出现哭闹、烦躁等不良行为,导致治疗配合度较低,给治疗效果带来了不良影响。因此,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治疗期间,配合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针对性护理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模式,其结合患儿病情与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有效提高了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促使患儿早日康复[3]。鉴于此,本文将84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后的效果,报道详细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开展时间段为2 0 1 9年8月至2021年8月,试验例数84例,试验对象是来我院诊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中男性占比为57.14%(24/42)、女性占比为42.86%(18/42);患儿年龄1~12岁,平均年龄(5.18±1.24)岁;患病时长为6~15 d,平均时长(7.42±1.32)d。研究组中男性23例(占比为54.76%)、女性19例(占比为45.24%);患儿年龄1~11岁,平均年龄(5.16±1.21)岁;病程时间5~14 d,平均病程(7.43±1.46)d。对比分析两组的各项资料较为相似,P>0.05。

纳入标准:①84例患儿经X射线检查以及临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②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气喘、咳嗽、发热以及咳痰等症状。③患儿年龄≥1岁且≤12岁。④患儿家属对本次项目的相关内容知情,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①患儿因其他原因所致呼吸道感染。②患儿的心脏、肝脏以及肾脏等脏器功能存在严重损伤。③患儿并发支气管哮喘。④患儿入院前没有接受过相关治疗。⑤患儿家属存在精神疾病或沟通障碍,不能配合完成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具体措施为:①患儿入院后,给予患儿降温、止咳、祛痰等对症支持治疗。②为患儿提供安静整洁的住院环境,每日定期开窗通风2次,每次通风30 min,病房内的温度湿度适宜,禁止患儿家属在病房内抽烟,尽可能减少陪护人员,确保室内空气新鲜。③做好病情监测,护士需要注意观察患儿的面部表情、呼吸、心率以及体温等体征的变化情况,若是患儿发生异常情况,需要立即报告医师进行抢救治疗。

研究组展开个性化护理,详细方法为:①环境管理:由于患儿年龄的特殊性,处于陌生环境容易哭闹,根据患儿的特点设计和布置室内环境,尽量选用鲜艳的颜色,张贴患儿喜欢的卡通人物,以减少患儿的陌生感。②做好健康宣教:患儿入院确诊疾病后,护士需要详细向患儿家属科普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知识,着重介绍发病原因、治疗方法以及护理措施等,并为患儿家属发放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健康手册,加深患儿家属对疾病的了解。③做好情绪疏导:受疾病影响,再加上患儿年龄比较小,沟通方面存在一定难度。医护人员在与患儿交流时,注意语气温和,所穿的工作服尽量选择患儿喜欢的颜色,根据患儿的性别和年龄提供合适的玩具。同时,因对医院的恐惧,患儿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护士需要重视患儿的情绪,通过讲故事、玩游戏、播放动画片等方式来分散患儿的注意力,缓解患儿的负面情绪,提高患儿治疗的配合度。此外,要求患儿家属参与到护理服务中去,协助医护人员完成患儿治疗,让患儿感受到家人的爱护和鼓励,提高患儿治疗的依从性。④做好基础护理:由于患儿的身体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入院后容易出现院内感染,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无菌原则进行操作,防止发生院内感染。仔细观察患儿体征,定时测量患儿体温,若患儿温度≥38.5℃,可利用冰敷等物理方法降温,必要时可以遵医嘱服用降温药物,在此过程中患儿可能会大量出汗,需要及时更换患儿衣物,避免受凉。⑤加强用药指导:尽量为患儿选择相对粗、弹性好的静脉来建立静脉通道,在穿刺时注意动作轻柔,保护好血管,尽量一次性穿刺成功。在输液过程中,根据患儿的耐受程度调整输注速度,避免速度过快增加患儿的心脏负荷,从而加重病情。同时,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仔细观察不良反应,不要空腹进行药物治疗,减少患儿的不适症状。⑥做好饮食与运动指导:结合患儿的身体状况制订合适的饮食方案,尽量给予患儿食用维生素与蛋白质含量高的流食,禁止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对于症状较轻的患儿可以在病房内活动,对于症状重的患儿需要卧床休息,待患儿病情稳定后,鼓励患儿到室外活动,进行呼吸运动锻炼。

1.3观察指标

1.3.1干预1周后,症状改善情况与住院天数

临床症状包括气喘、肺部啰音、咳嗽以及发热,时间越短,评定为护理效果越良好。

1.3.2炎性因子水平与肺功能指标,检测方法

①肺功能指标:利用德国康讯肺功能检测仪(型号:POWORCUBE)检测患儿的FVC、FEV1以及PEF。②炎性因子:干预前与干预1周后,空腹取3 mL外周静脉血,做好离心处理,离心时间为10 min,离心速度控制在每分钟3 500 r,获取上清液后采用被动凝集法(试剂盒厂家: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检测患儿的IL-6、IL-8以及TNF-α水平。

1.3.3干预1周后,依从性判断依据

患儿能够完全配合主治医师进行治疗,评定为完全依从;患儿偶尔没有配合治疗,出现哭闹等情况,但是能够尽量完成静脉治疗,评定为部分依从;患儿经常出现哭闹等状况,不能配合完成治疗,评定为不依从[4]。仔细记录完全依从与部分依从的例数,计算依从率。

1.3.4不良反应

仔细记录皮疹、胃肠道反应以及静脉刺激的例数,计算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均录入至Excel 2019中予以校对,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处理。用表示计量资料,用百分比[n(%)]表示计数资料。计量资料用t检验,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评定检验结果,P


2、结果


2.1评价两组患儿的症状消退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的差异

在气喘、肺部啰音、咳嗽以及发热消失天数与住院天数上,研究组短于对照组(P

表1两组患儿症状消退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的差异对比

2.2评价两组肺功能指标的差异

干预1周后,在FVC、FEV1以及PEF上,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

表2两组肺功能指标的差异对比

2.3评价两组患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差异

患儿经护理1周后,两组的IL-6、IL-8以及TNF-α数据均降低,且研究组的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表3两组患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差异对比

2.4评价分析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差异

在依从率上,与对照组(78.57%)相比,研究组(95.24%)明显更高,对比差异较大(P

表4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差异对比[n(%)]

2.5评价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

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相较于对照组28.57%(12/42),研究组7.14%(3/42)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对比[n(%)]


3、讨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属于儿科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好发于婴幼儿,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给患儿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良影响[5]。由于患儿的年龄较小,体质较弱,免疫能力与抵抗能力较低,且呼吸系统没有发育成熟,容易感染肺炎支原体。患儿发生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容易出现气喘、发热、咳嗽以及肺部啰音等症状,若是没有及时得到治疗,容易累及患儿的多个脏器与系统,诱发心肌炎、溶血性贫血以及脑膜炎等并发症,不利于患儿正常生长发育[6]。由于患儿的身体与心智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加上对疾病相关知识缺乏足够了解,治疗配合意识较差,在治疗期间容易出现吵闹、躁动等症状,很难满足治疗需求。因此,临床坚强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护理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

常规护理是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常用护理模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儿的症状,但是其缺乏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仅为患儿提供对症支持治疗、环境管理以及病情监测等基础护理服务,导致护理效果不理想,限制了临床应用范围[7]。针对性护理是近些年来新兴的护理模式,其坚持“患儿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为患儿提供合适的护理服务,满足患儿的身心护理需求。相较于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结合患儿的病情与具体身体状况,针对某些特定的护理问题或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为患儿提供多层次的个性化护理措施,从而稳定患儿的病情,促使患儿早日康复[8]。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经针对性护理干预后,其症状消退天数与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

本次结果显示,干预后,在FVC、FEV1以及PEF上,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效果良好,在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方面发挥着显著的作用,有利于恢复患儿的肺功能,减轻患儿的炎性反应,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加大推广力度。


参考文献:

[1]华远铎.清热化痰汤辅助治疗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炎临床症状及炎性因子的影响[J].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0.41(19):2438-243

[2]伍益秋、个性化护理模式在重症肺炎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2020 ,43(1):127-128.

[3]韩静,宋伟,李霞,等.预警护理对小儿支原体感染肺炎患儿症状缓解及不良反应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20(62):293-294.

[4]郭佳,董敏,过毅.集束化护理干预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台并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 , 40(7):1242-1247.

[5]旦增曲珍个性化护理干预在高原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20(3):263-264.

[6]何欣基于行为心理需求的护理干预对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7): 1203-1206.

[7]杨倩.个性化护理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6): 1078-1080.

[8]李成颖,陈丽华陈亚裔家长参与治疗前情景模拟对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 2021 ,27(11):51-53.

[9]袁战.综合化干预对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及家属护理满意度[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2):2251-2254.

[10]张瑞珍党菊会综合化干预对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效果及凝血指标、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21 ,27(1):171-172,175.


文章来源:林榕.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10):151-154.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国际护理学杂志

期刊名称:国际护理学杂志

期刊人气:7080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中华医学会  

出版地方:吉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3-4351

国内刊号:22-1370/R

邮发代号:12-116

创刊时间:1980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365论文网】(https://tixiaoyi.cn)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皖ICP备8888888号

400-888-8888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