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明确通络外治法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对比单纯中医、西医疗法,研究三者在瘀血阻滞型膝骨性关节炎(KOA)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符合入组标准的河北省中医院风湿病科的KOA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中医组、西医组和结合组,每组40例。中医组予以通络外治法治疗(中药局部热敷、局部拍打、刺络放血),西医组予以药物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口服治疗,结合组予通络外治法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口服治疗,3组均治疗6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3周和6周后,记录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关节彩超及安全性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3周后,中医组总有效率为77.5%,西医组为55.0%,结合组为82.5%,结合组与中医组差异不大(P>0.05),2组均较西医组有效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6周后,中医组为90.0%,西医组87.5%,2组差异不显著,结合组为95.0%,较中医组、西医组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3周后,VAS、WOMAC评分中医组、结合组均降低,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西医组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6周后,3组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结合组较中、西医2组降低更加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3组ESR、CRP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组膝关节彩超有滑膜炎表现的患者,其关节积液或滑膜增厚情况均有改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中医组1例,西医组3例、结合组2例。结论:通络外治法治疗瘀血阻滞型KOA,能明显降低WOMAC评分、VAS评分,改善患者证候积分,减轻关节滑膜炎表现,较单独使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见效更快,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
膝骨性关节炎(KOA)好发于中老年群体,临床经验表明,患者通常会出现关节软骨退变病症,从症状上看,一般会伴有膝关节肿胀疼痛、功能障碍等,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治疗,则会引起患者残疾[1,2]。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KOA的发病率逐年升高[3]。现阶段药物治疗以对症抗炎止痛为主,可达到控制疾病病情的目的,属于姑息治疗范畴。截至目前,医学界还未研制出逆转全关节病变的药物[4]。KOA属中医学“痹症”范畴,向珍蛹等认为瘀血阻滞型也是其重要分型之一[5]。《骨关节炎诊疗指南》[6]中指出通过中药的多种途径治疗可减轻疼痛、延缓KOA的疾病进程、改善关节的功能,但对于其作用机制和长期疗效尚需要高级别的临床研究证据。本课题通过通络外治法(局部中药热奄包外敷、刺络放血和局部拍打)治疗KOA,临床取得较好疗效,可在实践中进行大范围使用。
1、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对患者进行诊断时,西医主要以《骨关节炎诊疗指南》为依据[6]。中医则以《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为依据[7],根据中医理论,出现以下情况可确定为瘀血阻滞型:关节刺痛,关节畸形,活动受阻,皮色异常。
1.2 纳入标准
(1)满足上述诊断标准;(2)年龄在45~75岁患者;(3)膝骨性关节炎Kellgren-Lawrence[8]分级(K-L分级)为0~Ⅱ级;(4)未采用物理治疗、中医治疗、非甾体抗炎药治疗;(5)受试者能够正常与人交流、本人自愿参加入组试验。
1.3 排除标准
(1)不愿意接受任何干预治疗者;(2)妊娠期及哺乳期的妇女;(3)过敏体质及对多种药物过敏者;(4)合并有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等;(5)伴有其他排斥性疾病;(6)试验过程中中断治疗超过3周者。
1.4 一般资料
选择满足上述标准就诊于河北省中医院风湿病科的KOA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组别的划分,各组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干预,每组各40例。(1)中医组:男15例,女25例;年龄47~66(57.3±2.33)岁;病程0.9~6.4(3.87±1.47)年。(2)西医组:男16例,女24例;年龄51~69(59.3±3.12)岁;病程1.6~5.8(3.71±1.39)年。(3)结合组:男17例,女23例;年龄58~72(62.0±4.32)岁;病程1.2~6.4(4.36±1.47)年。对3组基本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5 治疗方法
1.5.1 中医组:
给予通络外治法(局部中药热奄包外敷、局部拍打、刺络放血)治疗。
1.5.1.1 中药热奄包外敷:
将乳香、透骨草、青风藤各15g,牛膝、川芎各30g,艾叶25g,三棱15g等,打成粗粉,与大青盐按1∶1比例混合,装入20×40cm的布袋中。使用前微波炉大火加热3min,冷却至45℃后再敷于患侧膝关节处,20min左右取下,每周6次,连续使用6周。注意谨防烫伤,若有皮肤瘙痒等过敏症状暂停使用。
1.5.1.2 刺络放血法:
嘱患者取站立位,选择4个放血点,在患处膝关节紫黯且表浅的静脉处,取范围10×15cm的皮肤,消毒后用常规一次性采血针刺破静脉,使血流出2~10mL。每周治疗2次,治疗6周。在干预期间实时对患者情况进行观察,若出现头晕、乏力、心慌等反应,需停止干预,并告知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5.1.3 局部拍打:
患者取坐位双膝伸直,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垂直拍打膝关节前后及内外两侧,拍打频率为每分钟60次,1次20min为宜,拍打力度以能承受为准,以皮肤稍微潮红为准。每日2次,连续治疗6周。
1.5.2 西医组:
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每次2粒,每日3次,持续治疗6周。
1.5.3 结合组:
通络外治法联合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连续治疗6周。
1.6 观察指标
1.6.1 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8]:
采用量化的方式来评估疼痛、晨僵、躯体活动情况。每个项目分为0、1、2、3、4分,总分96分,分数越大提示病情越严重。
1.6.2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9]:
总分10分,0分为无痛;3分以下为轻微疼痛;4~6分程度疼痛加重;7~10分程度最大。
1.6.3 证候积分:
主要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0]中的内容,不同的症状对应不同的评分规则,即刺痛、痛有定处、拒按,按照无症状到最严重程度,依次评分为0、2、4、6分。舌质异常、瘀斑按照无症状到最严重程度,依次评分为0、1、2、3分。
1.6.4 血清学指标:
治疗前后分别抽取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检测指标为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
1.6.5 安全性指标:
治疗前后抽取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检测指标为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
1.7 中医症状疗效标准[10]
临床控制:临床症状消失,或者症状明显好转,患者身体不适感减轻,中医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症状得到有效控制,且中医证候积分减少70%~94%;有效:患者症状未持续恶化,身体不适感减轻,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69%;无效:症状持续恶化或未能得到控制,中医证候积分减少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软件处理数据。本研究中收集的资料共分为计量资料以及计数资料,前者以(x¯±s)表示,判定其是否满足正态分布,若满足该条件则引入单因素方差分析,否则引入秩和检验;后者以百分比计。P
2、结果
2.1 治疗后3组中医证候积分疗效情况比较
治疗3周后,总有效率中医组为77.5%、西医组为55.0%、结合组为82.5%,中医组与结合组之间差异不大(P>0.05),2组较西医组有效率高,差异有显著性(P
2.2 治疗前后3组WOMAC骨关节炎指数情况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3周,中医组、结合组各项评分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6周,3组各项评分均较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
2.3 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情况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3周,中医组、结合组VAS评分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6周,3组VAS评分均较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
2.4 治疗前后ESR、CRP水平情况比较
接受治疗前,3组患者出现ESR或CRP轻度升高,均在治疗结束后恢复至正常水平,3组治疗前后ESR、CRP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详见表4。
2.5 膝关节彩超前后情况比较
治疗前3组膝关节彩超示膝关节不同程度滑膜炎(滑膜增厚、少量血流等)、关节积液者中医组16例、西医组14例、结合组19例,治疗后滑膜增厚、少量血流、关节腔积液情况均有改善。
2.6 安全性情况比较
3组在治疗过程中,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中医组出现1例不良事件(为局部皮肤发红、瘙痒);西医组出现3例不良事件(均为胃肠道不适);结合组出现2例不良事件(1例轻微皮疹和1例胃肠道不适)。
3、讨论
KOA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它以关节软骨退变及骨质硬化、增生为主要特征。进行性膝关节疼痛、肿胀等是常见的症状,当其发展至一定程度后可引起关节畸形,有着较高的致残风险和危害性,可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11]。KOA因其高患病率及关节疼痛不适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的不良影响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目前KOA的治疗主要有:(1)健康教育、功能锻炼等;(2)药物治疗,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抑制软骨降解类药物等;(3)手术治疗。通过健康教育和功能锻炼等改善生活方式的方法疗效暂不明确。非甾体抗炎药有刺激胃肠道的副作用,所以常需和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同时服用,不宜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治疗KOA常通过关节腔注射的方法,有国外研究显示,其疗效不佳[12]。抑制软骨降解类药物包括透明质酸,通过注射关节腔后起到润滑关节的作用,操作不当易引起关节腔感染。氨基葡萄糖胶囊有抗炎、保护软骨作用,但易引起胃肠道反应,孕期及哺乳期不推荐使用。手术治疗常用于治疗晚期KOA,手术价格昂贵且存在感染的风险,长期预后存在争议。
中医学中,骨关节炎又称“骨痹”“痹病”,KOA被称为“膝痹”,《素问》中“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描述痹病的发病原因为风、寒、湿3种外邪侵犯人体关节、肌肉及骨骼引起气血运行不畅,致瘀血阻络,不通则痛,从而出现关节区麻木、疼痛、活动受限等一系列症状。《症因脉治》中“痹者闭也,经络闭塞,麻痹不仁……此为痹也”,阐述痰瘀闭阻经络为其发病原因。古代大多医家认为痹病的发病机理与“瘀血”“痰瘀”“寒湿”等邪气相关,王清任曾提出“痹由瘀血致病”,瘀血阻滞,不通则痛。温病大家叶天士认为痹病日久伤及肝肾,导致肝肾亏虚,此为不荣则痛,治疗痹症应在活血通络的基础上加用滋补肝肾之药方可药到病除。中医治疗痹病以化瘀通络,除痹之痛为治则,在疾病早期驱邪外出,可预防久病致气血不足、肝肾亏虚,疾病迁延难愈现象的发生。我国从古至今有很多治疗膝痹病的记载,王少山[13]等认为痹病初期患者以膝关节刺痛麻木,瘀斑瘀点,活动后加重为主要表现,此为瘀血阻络证,予身痛逐瘀汤加减口服。张建福[14]等用化瘀逐痛汤治疗以痛如针刺为症状的气血瘀滞型KOA。此外,中药外治法在治疗KOA也获得了较好疗效[15]。常用的外治法有中药热敷、中药外洗、针刺、灸法、小针刀等。
本研究通过中药热敷法、局部拍打法和刺络放血等外治的方法治疗瘀血阻络型KOA,起到活血通络、化瘀通经止痛之效。中药热敷法最早见于《灵枢》“病在骨,焠针药熨”。KOA发病与感受风寒湿等外邪相关,热能散寒祛湿、活血通经,研究显示,仅用中药热熨的方法即可缓解关节疼痛[16]。通过热敷的方法助药力透至筋骨处,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方中当归补血同时又活血,川芎行气活血、祛风止痛,透骨草舒筋活血、散瘀消肿,青风藤祛风湿通经络,共为君药;乳香活血定痛,艾叶温经散寒,独活祛风湿、通痹止痛为臣药;骨碎补补肾强骨,牛膝引药下行,补肝肾、强筋骨,细辛散寒祛风为佐使药。配以大青盐散瘀结、通经络、凉血消肿。全方活血基础上佐以祛风湿,补肝肾之药,内外兼治,攻补兼施,方可奏效。邱艺斌等[17]用药物拍打KOA大白兔膝关节,可降低KOA大白兔软骨组织中蛋白的表达,如MMP-1,此外,通过拍打可延缓KOA的疾病进展。
近10年治疗KOA的推拿手法中,叩击拍打也被认为有效缓解关节疼痛,减轻局部麻木肿胀感的方法[18]。李连生[19]通过拍打风市穴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取得较好疗效[19]。膝关节部通行经脉众多,《灵枢》曰:“经脉者,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此部位也有很多穴位,如血海、梁丘、鹤顶、膝眼等,通过拍打的方式刺激经脉和穴位,起到通行经脉,促进气血运行,从而达到祛瘀止痛的作用。王宝剑等[20]通过临床试验证明归挤拍打联合功能锻炼组治疗产后盆底肌分离疗效优于单纯功能锻炼组。文献表明,通过拍打的方式,刺激局部皮肤和血管,使血运增快,毛细血管扩张,起到活血通络,化瘀止痛之功。刺络放血法治疗瘀阻型疾病早在古时就有记载。《素问》曰:“去宛陈莝。”《灵枢》曰:“刺宛骨下。”通过针刺的方法,使瘀血排出,祛除陈旧才能新生,有助于气血生成和运化。相关Meta分析证明刺络放血联合药物治疗KOA疗效优于单纯药物组[21]。在临床试验过程中观察到大多数KOA患者关节局部有瘀点瘀斑,文献记载,所有KOA患者及动物KOA模型均存在关节腔高压及关节腔淤积等病理现象[22]。本试验刺络放血后查关节彩超结果提示关节积液情况较前减少。杨群政等[23]通过中药竹罐排除瘀血的试验证明泻血疗法治疗KOA临床效果显著。
研究结果显示,治疗3周后,中医组和结合组治疗KOA总有效率皆高于西医组。证明通络外治法治疗瘀血阻滞型KOA起效快,且优于单纯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效果确切;中医组与结合组的WOMAC评分关节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均较治疗前降低。VAS疼痛评分提示治疗3周时通络外治法和结合组疼痛减轻较单纯使用硫酸氨基葡萄糖明显,提示通络外治法治疗KOA疗效更快。关节彩超示通络外治法可减轻患处膝关节关节腔积液及关节腔高压,减少滑膜炎现象。安全性评价指标显示中医组出现副反应例数最少,仅有1例,证明通络外治法较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更安全。此研究结果证明通络外治法(中药热敷、局部拍打、刺络放血法)治疗瘀血阻络型KOA疗效显著,见效快且安全性良好。
参考文献:
[1]杨伟铭,曹学伟,赵彩琼.单髀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短期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8,26(4)40-44.
[2]邵勤,周红梅,吴斌,等.中药隔物外敷联合TDP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13(3)410-413.
[3]李春根.开展膝骨关节炎中医药规范治疗的重要性[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41(7):773-774
[4]刘朝晖,马剑雄,张顺,等.膝骨关节炎的现状及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20,13(8):688-693.
[5]向珍蛹,茅建春,徐先国,等.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分布的流行病学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2,46(12):5-8.
[6]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18年版)[S].中华骨科杂志,2018,38(12):705-715.
[7]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48.
[10]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49-353.
[11]陆艳红,石晓兵.膝骨关节炎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及进展[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2,20(6):81-84.
文章来源:郜晨静,郝梦桃,张宁,霍珍,罗亚萍.通络外治法在瘀血阻滞型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应用的研究[J].河北中医药学报,2022,37(03):22-25+47.
分享: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后,医院作为疫情防控的重要阵地,人力资源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医院可能面临人力资源应急组织体系不健全、人员调整配置方案不完善和日常管控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价值、完善人员应急调配预案和加强人员日常管理是疫情防控的重要环节。本研究以深圳市某三级综合公立医院在新冠疫情期间的人力资源管理为例,旨在总结综合性公立医院在疫情期间人力资源的应急组织体系建设、人员调配和日常管控经验,为其他医院应对疫情发生提供参考。
2022-05-28目的:观察蒲黄消瘿贴对桥本甲状腺炎(HT)甲状腺肿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对甲状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方法: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110例,采用随机双盲方法分组,治疗组予蒲黄消瘿贴治疗,对照组予安慰剂贴治疗,治疗12周,治疗前后采用ELISA检测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水平,并比较甲状腺功能(FT3、FT4、s TSH)、甲状腺自身抗体(TPOAb、TGAb)及甲状腺大小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甲状腺功能FT3、FT4、s TSH较治疗前无差异(P>0.05),甲状腺自身抗体TPOAb、TGAb及血清纤维化因子TGF-β1、CTGF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甲状腺彩超显示甲状腺缩小有效率78.2%;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甲状腺功能FT3、FT4、s TSH较治疗前无差异(P>0.05),甲状腺自身抗体TPOAb、TGAb及血清纤维化因子TGF-β1、CTGF未见明显下降(P>0.05),甲状腺彩超显示甲状腺缩小有效率23.6%。两组治疗后甲状腺功能FT3、FT4、s TSH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甲状腺自身抗体TPOAb水平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TGAb及血清纤维化因子TGF-β1、CTG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甲状腺彩超显示甲状腺减小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蒲黄消瘿贴能够改善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的甲状腺肿,抑制甲状腺纤维化,改善预后。
2022-07-08目的 探究规范化护患沟通程序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护理满意度的影响,以便为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护理干预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在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这个时间段中,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给予规范化护患沟通程序干预;同期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1)和对照组(11例,占22.00%)相比,观察组(3例,占6.00%)在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方面的整体水平明显更低(P <0.05)。(2)护理前,两组研究对象的负面心理(焦虑和抑郁心理)、睡眠质量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 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负面心理、睡眠质量均有明显的恢复,但观察组的恢复质量更为显著(P <0.05)。(3)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命尊严量表评分差异无显著性表现(P> 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命尊严量表评分均有明显的提升,但观察组的生命尊严更好(P <0.05)。(4)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差异无显著性表现(P> 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明显的提升,但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更好(P <0.05)。(5)观察组(48例,占96.00%)相比对照组(39例,占78.00%)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具有更为突出的成果(P <0.05)。结论 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中给予规范化护患沟通程序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满意率,对护患关系进行显著改善,减少风险事故的发生情况,取得患者家属与患者的积极配合,促使患者尽早康复,预后效果较好,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较高。
2022-04-16目的 探讨一体化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依从性、生活质量、心理状况、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诊治的84例冠心病并心力衰竭患者,1∶1比例分组,观察组给予一体化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情绪状况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坚持正确服药(9.15±0.26)分、规范饮食(9.23±0.59)分、戒烟限酒(9.80±0.12)分、合理运动(9.31±0.66)分的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5.66±0.63)分、(5.47±0.25)分、(5.82±0.37)分、(6.61±0.2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WHOQOL-100评分(94.12±2.69)分高于对照组(83.13±3.2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干预后心理痛苦DMSM评分(3.43±0.12)分低于对照组(5.36±0.6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7.61%高于对照组83.33%(P <0.05)。结论 给予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一体化护理,可强化遵医行为,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2022-04-18目的探讨体感互动游戏对老年痴呆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关于体感互动游戏对老年痴呆患者干预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年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8月,对所纳入的临床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5.4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包括623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体感互动游戏组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上优于对照组[MD=2.61,95%CI(1.14,4.09),P<0.01]。但在日常生活能力、体力活动、抑郁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措施相比,体感互动游戏能提升老年痴呆患者认知能力,但在日常生活能力、体力活动、抑郁等方面的干预效果还需开展更多研究。
2022-04-07黄柏作为临床常用药之一,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之功效。黄柏的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和生物碱类,具有抗炎、抑菌、抗氧化、抗肿瘤、降糖、保护神经、止泻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目前关于黄柏的药效成分研究整体相对薄弱,对其化学成分及作用机制的研究并不深入。今后应从分子、细胞、组织和生物学等多方面去研究黄柏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为保证黄柏合理规范地应用于临床奠定科学实验基础。
2022-04-06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发作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支气管哮喘发作对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以期降低支气管哮喘发作的概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宜兴市和桥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和120例呼吸道疾病非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将其纳入哮喘组与非哮喘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并作单因素分析,对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支气管哮喘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对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哮喘组中年龄≥60岁、有吸烟史、有家族史的患者占比均显著高于非哮喘组,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显著高于非哮喘组,血清干扰素-γ(IFN-γ)水平显著低于非哮喘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有吸烟史、有家族史、血清IL-4水平偏高、IFN-γ水平偏低均为支气管哮喘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OR=3.476、1.914、1.718、11.393、3.245,均P<0.05);哮喘组患者焦虑、抑郁、强迫症状、恐怖、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评分均显著高于非哮喘组(均P<0.05),而两组患者敌对、精神病性、偏执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年龄≥60岁、有吸烟史、有家族史、血清IL-4水平偏高、IFN-γ水平偏低均为支气管哮喘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支气管哮喘发作对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严重影响,因此,临床可采取相应措施预防支气管哮喘发生,且在支气管哮喘临床治疗时需重点加强改善患者心理状况的护理措施。
2022-05-06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目前临床最为常见的一种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是多种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共同病理改变和最终结局。IPF的特征性的病理改变类型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其病理改变主要为蜂窝样、网格状间质性纤维化样改变。IPF的本质是一类进行性加重、肺组织结构和功能不可逆性损坏的慢性间质性肺疾病。IPF多好发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起病极为隐匿,病情一般呈进行性发展,肺功能逐渐下降,最终会因呼吸衰竭而死亡。目前,IPF的患病率显著增加,因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所以IPF的治疗手段非常局限且疗效欠佳,预后较差。IPF已然成为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一大难题。综述文献发现,近些年来,研究者通过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提出了一些较为有效的方法来治疗IPF,中医和西医对IPF的治疗研究均有了新进展,增加了治疗手段,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西医治疗IPF的研究进展主要涉及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抗纤维化药物)和非药物治疗(如吸氧和佩戴呼吸机、肺移植)。中医药治疗IPF的研究进展主要涉及单味中药(黄芪、丹参、大黄)、中药复合方剂(益肺散结方、芪术肺纤汤、升陷汤、补阳还五汤、补肾通络方、麦门冬汤)和其他中医特色疗法(穴位贴敷、艾灸、拔罐、预防治疗、改善周围环境、肺功能训练、心理调节、食疗)。
2022-03-08目的 分析快速康复护理对骨折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共15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骨折手术患者,采用电脑盲选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n=75)与试验组(快速康复护理+常规护理,n=75)。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5例。对比分析两组的骨折愈合情况、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观察两组的心理状态、炎性因子以及应激反应。结果 在骨折愈合有效率、运动功能评分上,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HAM评分、HAMD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血清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以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上,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快速康复护理用于骨折手术患者的效果显著,对于骨折愈合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临床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2022-04-16为明确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背景下重庆市中小学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措施现况,为进一步加大防控力度寻找新的突破点,对重庆市39个区县的中小学新冠肺炎防控监进行拉网式检查。在制度建设方面,超过97%的学校建立领导责任制、成立疫情防控专门工作机构、具备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有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有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等;77.85%的学校有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在制度落实情况方面,超过97%的学校购置有防疫防护必需物资、设置有隔离观察场所、建立师生员工疫情档案、设置师生进校接受体温检测、落实"日报告""零报告"要求、在校师生员工佩戴口罩、设置废弃口罩桶;95.4%的学校饮用水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81%的学校进行出水嘴每天2次酒精消毒;76.1%的学校的教室前排课桌前沿与黑板距离不小于2.2米。防控效果方面,自2020年春季重庆市中小学复课以来,迄今为止未发生中小学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案例。重庆市中小学在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方面制度建设及落实方面较好,加强饮用水消毒管理、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建设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2022-03-11期刊名称:光明中医
期刊人气:1866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3-8914
国内刊号:11-1592/R
邮发代号:82-525
创刊时间:1985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156
影响因子:1.116
影响因子:1.370
400-888-8888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