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观察蒲黄消瘿贴对桥本甲状腺炎(HT)甲状腺肿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对甲状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方法: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110例,采用随机双盲方法分组,治疗组予蒲黄消瘿贴治疗,对照组予安慰剂贴治疗,治疗12周,治疗前后采用ELISA检测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水平,并比较甲状腺功能(FT3、FT4、s TSH)、甲状腺自身抗体(TPOAb、TGAb)及甲状腺大小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甲状腺功能FT3、FT4、s TSH较治疗前无差异(P>0.05),甲状腺自身抗体TPOAb、TGAb及血清纤维化因子TGF-β1、CTGF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甲状腺彩超显示甲状腺缩小有效率78.2%;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甲状腺功能FT3、FT4、s TSH较治疗前无差异(P>0.05),甲状腺自身抗体TPOAb、TGAb及血清纤维化因子TGF-β1、CTGF未见明显下降(P>0.05),甲状腺彩超显示甲状腺缩小有效率23.6%。两组治疗后甲状腺功能FT3、FT4、s TSH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甲状腺自身抗体TPOAb水平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TGAb及血清纤维化因子TGF-β1、CTG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甲状腺彩超显示甲状腺减小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蒲黄消瘿贴能够改善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的甲状腺肿,抑制甲状腺纤维化,改善预后。
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io’s thyroiditis,HT)以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和甲状腺自身抗体升高为特征性表现。研究表明,持续的炎症破坏甲状腺滤泡细胞,滤泡间纤维性改变,最终导致甲状腺纤维化和(或)永久性甲减[1,2],甚至有诱发恶性肿瘤的风险[3]。因此,在桥本甲状腺慢性炎症阶段,能否通过有效治疗尽可能保护甲状腺滤泡细胞功能,防治甲状腺纤维化,是阻止其病程进展、甲状腺功能减退和(或)甲状腺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蒲黄消瘿贴为本科室治疗HT甲状腺肿的经验方,本临床研究发现,蒲黄消瘿贴具有调节免疫、缩小肿大甲状腺,同时能够降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干预甲状腺纤维化进程,具体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样本量估算:以课题组前期临床观察疗效为依据,前期研究观察到蒲黄消瘿方透药甲状腺肿缩小有效率为73%[4],本研究前期预实验观察15例甲状腺肿缩小有效率为74%,本研究拟在保持有效率的基础上,估计所需例数。根据有效率显著性公式[5]:n1=U1-α2/2[cp1(1-p1)+p2(1-p2)]/cd2,n1=n2。取α=0.05(双侧) U1-α2=1.96,保守估计有效率p1=p2=0.74,c为两组样本比取c=1,根据文献选择总体率与真实率允许误差d=0.2,计算结果n1=n2=50,考虑脱落、失访情况,按10%的脱落(失访)情况估算,则共需要病例数为110例。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4月于本院内分泌科就诊的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110例。采用计算机软件产生110例受试者的随机序列号,由不参与临床实施的人员按随机分配表进行试验药物和应急信件的编盲,研究者按入组患者的先后顺序和药物编号发放药物。盲法编码在随机化操作后进行。一级盲底为受试者顺序号及对应的随机数字和分组结果(即受试者分配到A或B组);二级盲底为,A、B两组用药编盲。所有操作过程记录,并妥善保存在密封的信封中,由不参与临床实施的人员保管。治疗组(蒲黄消瘿贴) 55例、对照组(安慰剂贴) 55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年龄、性别、病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的比较
表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的比较
1.2诊断标准
参照2008年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桥本甲状腺炎诊断标准,且甲状腺肿大在Ⅰ度以上(包括Ⅰ度);同时结合本院检验科检验参考指标,诊断标准如下:①弥漫性甲状腺肿大,质地较韧,特别是伴峡部锥体叶肿大;②血清抗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4.11 IU/m L
1.3排除标准
年龄在20岁以下或50岁以上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对本药过敏者;有严重心、肝、肺、肾等并发症或造血系统疾病,或伴有其他免疫性疾病,或合并精神病或抑郁症的患者;甲状腺癌、甲亢、甲状腺危象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2、方法
2.1治疗方法
基础治疗:①限碘饮食;②硒酵母片(西维尔,牡丹江灵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40161)口服,200μg/天,分早晚两次服用;③如合并有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者,统一采用左甲状腺素钠(优甲乐片,德国默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治疗,从小剂量开始,每次25~50μg,每日1次,可渐增至25~200μg,早餐前服,药物剂量可根据甲状腺功能情况调整,TSH控制目标在0.5~4.0 m U/L。
治疗组:蒲黄消瘿贴中药组成:蒲公英、黄药子、山慈菇、当归,按照质量5∶3∶2∶3比例打粉制成中药敷贴;大小约3 cm×3 cm。对照组安慰剂贴,由辅料加原药的1/20制成,外观、规格与蒲黄消瘿贴完全相同,使用方法与时间均与治疗组相同。统一由上海万仕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并作质量控制。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采用敷贴治疗,操作流程:先清洁颈前皮肤,将敷贴表面薄膜除去,贴在两侧肿大甲状腺部位,每天1次,每次4 h;疗程12周。注意事项及异常情况处理:对所用药物成分过敏者禁用;对皮肤破溃及炎性渗出的患者禁用;使用过程中出现局部瘙痒、疼痛、皮疹等不适时暂停使用,并针对性的给与相应的护理措施。
2.2观察指标
2.2.1甲状腺大小
采用本院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测定,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两叶前后径、左右径及峡部厚度(mm)。
2.2.2实验室指标
化学发光法检测FT3、FT4、s TSH、TPOAb、TGAb;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应用ELISA法测定,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2.2.3甲状腺肿缩小疗效
基于彩超检查结果判定疗效,参考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疗指南制定[6]。临床痊愈:彩超显示甲状腺两叶大小正常范围内,左右径≤20 mm、前后径≤20 mm,峡部厚度≤3 mm;显效:甲状腺两叶均较治疗减小,左右径、前后径及峡部厚度减小均≥25%;有效:甲状腺两叶均较治疗减小,左右径、前后径及峡部厚度减小均≥10%;无效:甲状腺两叶和峡部厚度无明显缩小,或左右径、前后径及峡部厚度减小
2.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表示,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及四分位间距[M(QL,QU)]表示。计量资料,满足正态性、方差齐性时,各组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中LSD-t检验。满足正态性,不满足方差齐性时,多个样本均数间比较用Dunnett’s T3检验。不满足正态性、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用秩和检验。以P
3、结果
3.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甲功变化不明显(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T3、FT4、s TSH水平比较
3.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自身免疫性抗体水平比较
见表3。
表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POAb、TGAb水平比较
3.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纤维化因子水平比较
见表4。
表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GFβ1、CTGF水平比较[M(QL,QU)]
3.4两组患者甲状腺缩小的疗效比较
4、讨论
TGF-β1和CTGF是两个重要的促成纤维分裂和胶原沉积的细胞因子[7]。现代研究表明,在HT进展为甲状腺纤维化的过程中,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同时发挥了重要调节作用。HT患者体内高水平的炎症因子,导致TGF-β1的激活,而过度或持续的TGF-β1生成可通过促使细胞外基质的异常增多和沉积导致组织纤维化形成,从而更易形成甲状腺组织的纤维化[8]。CTGF是TGF-β1下游效应介质,二者发挥协同作用[9],并在甲状腺纤维化早期即发生此过程[10]。甲状腺肿在退行性变过程中纤维组织增生,滤泡减少,使得甲状腺纤维化病情进展[11]。因此,慢性炎症反应贯穿桥本甲状腺炎病程始终,而甲状腺纤维化和(或)甲状腺功能减退是本病进行性发展的转归[2]。在甲状腺纤维化的发展阶段,能否通过有效治疗阻止其病程进展、尽可能保护甲状腺滤泡细胞功能,缩小肿大甲状腺,是防治甲状腺纤维化的关键。
表5两组患者甲状腺缩小疗效比较(例)
HT具有整体性、异质性特点,西医领域尚无特效治疗,目前治疗手段主要为长期甲状腺激素替代,部分采用免疫调节药物和手术治疗。硒元素在甲状腺组织中含量丰富,研究表明外源性补硒能够抑制甲状腺自身抗体分泌,调节免疫系统,保护受损甲状腺组织[12]。目前标准化西医治疗方案对大多数HT患者具有较佳临床疗效,但针对甲状腺肿大及纤维化进程并无特效干预措施。中医药在干预脏器纤维化方面开展了大量探索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对抗甲状腺纤维化的研究较少[13]。因此,临床需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案以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不良症状。
中医认为HT属于“肉瘿”“气瘿”范畴。根据中医辨病辨证辨体理论基础,笔者认为本病病机为肝郁痰凝、热毒瘀滞,治疗应以化痰清热、活血散结。蒲黄消瘿方为本科室治疗HT甲状腺肿外治经验方,由蒲公英、黄药子、山慈菇、当归组成。方中以蒲公英为君,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山慈菇清热解毒、化痰散结,黄药子清热化痰、消瘿散结,同为臣药,加强君药清热散结效果;而当归甘温,和血止痛散结,可以缓和黄药子寒凉毒副作用,为佐使药。现代研究表明,蒲公英、山慈菇均苦辛寒凉,具有抗炎消肿作用[14],山慈菇还具有抗肿瘤、提高免疫功能作用[15],但久服苦寒败胃,且山慈菇有小毒;黄药子性寒,味苦、咸,用于治疗瘿瘤瘰疬已有上千年历史,被誉为治疗甲状腺肿瘤的“克星”,文献报道,含黄药子复方制剂具有抑制γ-干扰素刺激后球后成纤维细胞HLA-DR、CD40等表达,抑制T细胞活化、细胞因子的产生,抑制RFs增殖和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的异常合成等,从而用来治疗甲状腺相关性眼病[16],但现代研究表明黄药子含毒性皂苷、萜类对肝脏有明显毒副作用[17]。本研究采用中药敷贴外治法,可以很好地避开口服汤剂肝脏和胃肠道的首过效应,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且能降低个体差异变化产生的影响,同时敷贴中的药物有效成分,能够最大程度渗透到相应皮下甲状腺部位,在局部保持较高的浓度,发挥最大治疗作用。由于甲状腺部位表浅,通过中药敷贴外治具有较大优势。
本研究发现,经过12周的有效治疗,治疗组蒲黄消瘿贴对甲状腺肿缩小有效率78.2%,同时降低甲状腺自身抗体(TPOAb、TGAb)和甲状腺纤维化影响因子TGF-β1、CTGF。因此,笔者推测蒲黄消瘿贴具有干预甲状腺纤维化进程作用,为临床HT患者缩小肿大甲状腺和改善预后提供新的治疗路径,且临床操作简便,患者依从性高,临床可以推广应用。其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钱伟,杜婷婷,吴汉妮.血清lg G4和TGF-B1及CTGF水平与桥本甲状腺炎纤维化的相关性[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2015,38(12):848-851.
[2]柏力萄,赵静,李俊,等.甲状腺纤维化的中医治疗思路[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9,21(2):267-271.
[3]董华,张遵城,郭永涛,等,甲状腺结节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与甲状腺瘤风险关系的临床研究[J].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2018,12(3):244-246.
[4]刘曼曼,高俊凤,沈怡华,等.莲蓣消瘿汤联合中药透药法外治治疗桥本甲状腺炎随机对照非盲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19(6):76-79.
[5]万霞,李赞华,刘建平.临床研究中的样本量估算:临床试验[J].中医杂志,2007 ,48(6):505-507.
[6]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J].中国肿瘤临床,2012,39(17):1249-1272.
[10]谢夏..上皮间充质转化相关标记物在桥本甲状腺炎中的表达及意义[D].汕头:汕头大学,2011.
[11]杨木蕾,于慧敏,王明阳,等.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纤维化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应变弹性成像定量分析[J].重庆医学,2020.49(6):963-966.
[12]李艳丽,喻雄杰,廖勇敢,等。硒对桥本甲状腺炎患者TPOAD、TGAb及儿L-10、I儿L-12影响[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5,21(5):80-81.
[13]牛建昭,姜术霞,李或.多脏器纤维化的络病机制探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6):4-6.
[14]徐灿坤,冯建华.巧用蒲公英治疗甲状腺疾病经验[J].中国临床研究,2015.7(22):16-17.
[15]严玉玲,万琼,周俭珊,等.山慈菇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广东医学,2016,37(22):3468 -3469.
[16]燕树勋,陈亚琳,巴明玉,等.泻火平突散对IFN-γ刺激后人球后成纤维细胞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9.11(23):6-10.
[17]巴明玉,斜丹,王娴,等.燕树勋应用黄药子治疗甲状腺疾病经验[J],河南中医,2021,41(5):719-721.
文章来源:胡春平,刘曼曼,师金娟,冯珍凤,陈见纺,姜健,高俊凤,严军.蒲黄消瘿贴改善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肿纤维化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22,29(04):532-535+571.
分享: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后,医院作为疫情防控的重要阵地,人力资源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医院可能面临人力资源应急组织体系不健全、人员调整配置方案不完善和日常管控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价值、完善人员应急调配预案和加强人员日常管理是疫情防控的重要环节。本研究以深圳市某三级综合公立医院在新冠疫情期间的人力资源管理为例,旨在总结综合性公立医院在疫情期间人力资源的应急组织体系建设、人员调配和日常管控经验,为其他医院应对疫情发生提供参考。
2022-05-28目的:观察蒲黄消瘿贴对桥本甲状腺炎(HT)甲状腺肿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对甲状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方法: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110例,采用随机双盲方法分组,治疗组予蒲黄消瘿贴治疗,对照组予安慰剂贴治疗,治疗12周,治疗前后采用ELISA检测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水平,并比较甲状腺功能(FT3、FT4、s TSH)、甲状腺自身抗体(TPOAb、TGAb)及甲状腺大小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甲状腺功能FT3、FT4、s TSH较治疗前无差异(P>0.05),甲状腺自身抗体TPOAb、TGAb及血清纤维化因子TGF-β1、CTGF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甲状腺彩超显示甲状腺缩小有效率78.2%;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甲状腺功能FT3、FT4、s TSH较治疗前无差异(P>0.05),甲状腺自身抗体TPOAb、TGAb及血清纤维化因子TGF-β1、CTGF未见明显下降(P>0.05),甲状腺彩超显示甲状腺缩小有效率23.6%。两组治疗后甲状腺功能FT3、FT4、s TSH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甲状腺自身抗体TPOAb水平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TGAb及血清纤维化因子TGF-β1、CTG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甲状腺彩超显示甲状腺减小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蒲黄消瘿贴能够改善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的甲状腺肿,抑制甲状腺纤维化,改善预后。
2022-07-08目的 探究规范化护患沟通程序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护理满意度的影响,以便为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护理干预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在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这个时间段中,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给予规范化护患沟通程序干预;同期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1)和对照组(11例,占22.00%)相比,观察组(3例,占6.00%)在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方面的整体水平明显更低(P <0.05)。(2)护理前,两组研究对象的负面心理(焦虑和抑郁心理)、睡眠质量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 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负面心理、睡眠质量均有明显的恢复,但观察组的恢复质量更为显著(P <0.05)。(3)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命尊严量表评分差异无显著性表现(P> 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命尊严量表评分均有明显的提升,但观察组的生命尊严更好(P <0.05)。(4)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差异无显著性表现(P> 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明显的提升,但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更好(P <0.05)。(5)观察组(48例,占96.00%)相比对照组(39例,占78.00%)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具有更为突出的成果(P <0.05)。结论 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中给予规范化护患沟通程序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满意率,对护患关系进行显著改善,减少风险事故的发生情况,取得患者家属与患者的积极配合,促使患者尽早康复,预后效果较好,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较高。
2022-04-16目的 探讨一体化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依从性、生活质量、心理状况、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诊治的84例冠心病并心力衰竭患者,1∶1比例分组,观察组给予一体化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情绪状况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坚持正确服药(9.15±0.26)分、规范饮食(9.23±0.59)分、戒烟限酒(9.80±0.12)分、合理运动(9.31±0.66)分的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5.66±0.63)分、(5.47±0.25)分、(5.82±0.37)分、(6.61±0.2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WHOQOL-100评分(94.12±2.69)分高于对照组(83.13±3.2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干预后心理痛苦DMSM评分(3.43±0.12)分低于对照组(5.36±0.6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7.61%高于对照组83.33%(P <0.05)。结论 给予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一体化护理,可强化遵医行为,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2022-04-18目的探讨体感互动游戏对老年痴呆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关于体感互动游戏对老年痴呆患者干预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年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8月,对所纳入的临床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5.4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包括623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体感互动游戏组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上优于对照组[MD=2.61,95%CI(1.14,4.09),P<0.01]。但在日常生活能力、体力活动、抑郁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措施相比,体感互动游戏能提升老年痴呆患者认知能力,但在日常生活能力、体力活动、抑郁等方面的干预效果还需开展更多研究。
2022-04-07黄柏作为临床常用药之一,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之功效。黄柏的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和生物碱类,具有抗炎、抑菌、抗氧化、抗肿瘤、降糖、保护神经、止泻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目前关于黄柏的药效成分研究整体相对薄弱,对其化学成分及作用机制的研究并不深入。今后应从分子、细胞、组织和生物学等多方面去研究黄柏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为保证黄柏合理规范地应用于临床奠定科学实验基础。
2022-04-06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发作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支气管哮喘发作对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以期降低支气管哮喘发作的概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宜兴市和桥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和120例呼吸道疾病非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将其纳入哮喘组与非哮喘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并作单因素分析,对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支气管哮喘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对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哮喘组中年龄≥60岁、有吸烟史、有家族史的患者占比均显著高于非哮喘组,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显著高于非哮喘组,血清干扰素-γ(IFN-γ)水平显著低于非哮喘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有吸烟史、有家族史、血清IL-4水平偏高、IFN-γ水平偏低均为支气管哮喘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OR=3.476、1.914、1.718、11.393、3.245,均P<0.05);哮喘组患者焦虑、抑郁、强迫症状、恐怖、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评分均显著高于非哮喘组(均P<0.05),而两组患者敌对、精神病性、偏执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年龄≥60岁、有吸烟史、有家族史、血清IL-4水平偏高、IFN-γ水平偏低均为支气管哮喘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支气管哮喘发作对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严重影响,因此,临床可采取相应措施预防支气管哮喘发生,且在支气管哮喘临床治疗时需重点加强改善患者心理状况的护理措施。
2022-05-06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目前临床最为常见的一种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是多种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共同病理改变和最终结局。IPF的特征性的病理改变类型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其病理改变主要为蜂窝样、网格状间质性纤维化样改变。IPF的本质是一类进行性加重、肺组织结构和功能不可逆性损坏的慢性间质性肺疾病。IPF多好发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起病极为隐匿,病情一般呈进行性发展,肺功能逐渐下降,最终会因呼吸衰竭而死亡。目前,IPF的患病率显著增加,因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所以IPF的治疗手段非常局限且疗效欠佳,预后较差。IPF已然成为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一大难题。综述文献发现,近些年来,研究者通过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提出了一些较为有效的方法来治疗IPF,中医和西医对IPF的治疗研究均有了新进展,增加了治疗手段,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西医治疗IPF的研究进展主要涉及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抗纤维化药物)和非药物治疗(如吸氧和佩戴呼吸机、肺移植)。中医药治疗IPF的研究进展主要涉及单味中药(黄芪、丹参、大黄)、中药复合方剂(益肺散结方、芪术肺纤汤、升陷汤、补阳还五汤、补肾通络方、麦门冬汤)和其他中医特色疗法(穴位贴敷、艾灸、拔罐、预防治疗、改善周围环境、肺功能训练、心理调节、食疗)。
2022-03-08目的 分析快速康复护理对骨折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共15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骨折手术患者,采用电脑盲选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n=75)与试验组(快速康复护理+常规护理,n=75)。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5例。对比分析两组的骨折愈合情况、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观察两组的心理状态、炎性因子以及应激反应。结果 在骨折愈合有效率、运动功能评分上,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HAM评分、HAMD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血清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以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上,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快速康复护理用于骨折手术患者的效果显著,对于骨折愈合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临床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2022-04-16为明确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背景下重庆市中小学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措施现况,为进一步加大防控力度寻找新的突破点,对重庆市39个区县的中小学新冠肺炎防控监进行拉网式检查。在制度建设方面,超过97%的学校建立领导责任制、成立疫情防控专门工作机构、具备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有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有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等;77.85%的学校有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在制度落实情况方面,超过97%的学校购置有防疫防护必需物资、设置有隔离观察场所、建立师生员工疫情档案、设置师生进校接受体温检测、落实"日报告""零报告"要求、在校师生员工佩戴口罩、设置废弃口罩桶;95.4%的学校饮用水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81%的学校进行出水嘴每天2次酒精消毒;76.1%的学校的教室前排课桌前沿与黑板距离不小于2.2米。防控效果方面,自2020年春季重庆市中小学复课以来,迄今为止未发生中小学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案例。重庆市中小学在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方面制度建设及落实方面较好,加强饮用水消毒管理、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建设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2022-03-11期刊名称:中医临床研究
期刊人气:1625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4-7860
国内刊号:11-5895/R
邮发代号:80-108
创刊时间:2009年
发行周期:旬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156
影响因子:1.116
影响因子:1.370
400-888-8888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