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伴随着医改进程的不断推进,公立医院资产管理工作取得了良好成绩,但诸多问题需要相关人员进一步探索。本文从医院资产闲置、盲目采购、资产浪费等方面入手,分析医院资产管理现状与问题及其原因,探索医院资产管理的改进措施,提出构建资产台账信息一体化管理理念,通过加强财务审计、合理资产配置、完善资产管理机制与流程等策略,达到提高医院资产管理效率的目的,助力医院实现服务民生的目标。
一、前言
公立医院资产管理主要是指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医院固定资产包括地产、建筑物、医用设施设备等有形资产,其使用周期较长、价值较高。资产管理效能影响着公立医院的良好运行与协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立医院的经济实力与医疗水平,资产管理不善会导致医疗项目能效不佳,甚至国有资产出现流失,影响医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公立医院资产管理模式随着医改落地实施不断变化更新。尤其是《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出台,促使社会各界人士再次聚焦医院资产管理问题,共同探讨医院资产的最新管理模式,纷纷提出了固定资产管理的改进措施与办法,以及无形资产管理的改进策略与建议,希望通过现代化的手段,实现医院资产管理规范化、资源的配置朝向更加科学、更加适应公立医院当前状况的方向发展,以最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助力医院服务社会民生与经济发展。
二、公立医院资产管理问题
1. 资产闲置
资产闲置是公立医院资产管理中难以回避的问题。资产闲置会让医院资产管理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促使医院运营成本上升,形成财务压力;资产闲置在财务会计核算上会使得医院资产出现虚高现象,虚增资产会促使医院经营利润与实际不符,给医院经营与财务工作带来极大风险隐患。
医院资产出现闲置情况,主要受几个方面的因素影响:一是基于医院发展需求,更新或拆撤医疗项目,使得原项目的存量医用设备、物料、药品等有形资产,均面临报废与闲置;二是市面上出现高新医疗设施设备、药品等,致使“旧”资产因更新换代而被闲置或报废;三是“跟风”潮流、基建余热或其他因素,大批量采购的固定资产超出医院医疗项目的需求,成为闲置资产;四是资产台账不清,各科室资产配置不合理,导致医院资产被不正常闲置。
2. 盲目采购
一是国家基建大潮下,部分医院或医院领导忽略资产合理配给原则,没有对市场行情精准预判、医院存量资产清查盘点与效益分析,导致大批量购进的医疗设施设备类资产,与医院医疗项目的匹配度偏低,引进的互联网应用系统、系列药品类资产与医院的适用性较差。
二是医院科室与医疗项目众多,且很多部门间并非直属管理或直接利益关系。部分医院固定资产的购进是由各科室依据自身需求独立完成的,仅在事后入账,这使得一些医院固定资产出现多头采购的现象。
三是部分医用设备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轮转于各科室之间,医用设备的跟踪管理与维修很难保证时效性,同时也易出现设备调配不力的情况,以及“某设备在某科室落灰闲置,而其他部门急于使用而重新购置”的现象。
3. 资产浪费
资产闲置的本身就是一种浪费,因积压而占用医院有限的库存场地,因资产闲置而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的无效、低效管理与维护,都是资产浪费的重要因素。大部分闲置的医院资产被报废或是折旧处置,给医院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如某医用设备被长期闲置,性能损坏或无法适应当前医疗需求,只能折旧处理或报废;如按月采购的卫生材料,当月未用完的物料,在资产管理中就应归为损耗。
此外,属于服务行业的医院除提供医疗服务外,水电等消耗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实际上,医院时有发生跑、冒、滴、漏等情况,而且此问题难以及时管控,每天开支多出的一度电和一吨水都是一种“看不见的浪费”。
三、公立医院资产管理现状
1. 资产管理台账存在漏洞
公立医院的资产管理多分散于各个归口职能部门,不同科室对同一固定资产的管理也各不相同。侧重点也不同,使得各科室入账固定资产信息有出入;管理模式的不同,使得固定资产的出入库信息、资产使用周期信息与使用数据更新相对滞后,甚至未进行详细记录。多头入账现象使得台账信息不统一、固定资产信息记录不完整。
对损耗情况的跟踪管理困难,信息更新由固定资产当前所在科室负责,实际上当固定资产出现损坏,主管部门进行追责时,归口科室或负责人之间互相推诿成为常态,形成资产管理难题,极易使医院财产出现损失。
固定资产归口多个职能部门管理,由职能部门采集固定资产信息数据,以资产管理表单形式提交到资产管理部门或负责人。固定资产实物数据与资产管理表单数据相差较大,资产管理部门难以核实,甚至会出现“表单有库存,实物不存在,或表单无库存,科室有实物使用”的现象。
2. 实物检修维护不及时
医院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与保管由使用科室负责。资产管理部门是通过相关表单或报告了解固定资产实物的使用与损耗数据,其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资产管理台账滞后,致使资产管理部门得到的固定资产检修信息反馈出现偏差,清查维修等工作具有延时性。
医院的轮班制提高了资产归口使用科室对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与保管工作的监管难度,松散的权责关系让医院有关医疗设备的检修与维护管理总是“慢一步”,使得资产损耗情况更严重,报废率更高。如部分老旧固定资产在某科室的使用率偏低,资产管理与使用人员频繁更换,导致医用设备处于无人保管看护的“闲置状态”,甚至进入报废流程给予处置,资产管理部门在资产清查时才发现问题,只能按资产盘亏处理。
此外,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的医疗器械专业能力不足,对部分相对老旧医用设备的效能评估不科学,在持续维护与折旧或报废处置方面存在失当,致使医院资产流失。尤其是某些科室的部分老旧设备未达到使用年限存在资产净值的情况下,就因市面上有了新设备而轻易执行了报废处理程序。
四、公立医院资产管理改进措施
1. 构建资产台账信息一体化管理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引进符合公立医院资产管理需求的信息化台账管理平台,实行统一化、全面化、精确化的资产管理台账,以提升公立医院资产管理效率。联动科室、检修等职能部门突破传统的分散管理方式模式,强化学习使用信息化台账管理平台,运用平台联网特性,拓宽职能与部门间的资产管理信息交互通道,展开单件资产信息数据收集,提取资产信息,形成直观的数据化图文报告,实施单件资产管理与使用、清查与检修、折旧与报废、效益分析与资产采购等事务,节省人力物力的同时提升公立医院资产管理效率。
活用应用条形码(RFID)技术进行固定资产管理,贯通于医用设施设备与物料等类别的单件固定资产,从采购到使用,从存储到检修,从盘点到报废,帮助多个归口职能部门录入单件固定资产的数码影像,以及使用与损耗情况、转借与故障检修等信息,及时全面准确地定位监管单件固定资产,信息平台上呈现完整具有唯一性的单件固定资产信息数据,直观地反映固定资产的当前状态与历史状态。通过RFID技术锁定单件固定资产、单一类资产状态、单一职能部门资产情况,便捷地提取数据进行资产财务核算与资产配置分析,为医院的后续采购与资产布局提供参考意见与直观决策数据报告。
2. 加强资产财务审计与资产配置
联动医院监察部门组建资产财务审计队伍,制定适用公立医院的财务审计计划,实施月度、季度、年度财务审计。结合资产审计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符合公立医院特性的财务审计模式,展开医院资产财务审计工作,分析当前存量资产管理问题,从固定资产到无形资产,从科室资产到单件资产,推动落实资产财务审计。同时不断在审计工作中总结反思审计问题,更新资产财务审计标准化流程,制定审计关键性指标,运用前沿财务审计工具,生成医院资产财务审计报告,及时反馈到归口科室,进行资产管理优化与事件处置。
改变传统的医院资产配置模式,结合资产财务审计报告,将有限资金与资源合理安排配给到各归口职能部门与科室,实现医院资产均衡与可持续发展。根据客观经济指标及效益分析,按医疗项目的实际使用需求制订采购计划;采购前加强市场行情调查,做好医用设施设备的效益分析,严把质量关与价格关;注重医院新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同时展开有针对性的经济效益财务审计,以减少积压浪费等。通过加强医院资产财务审计工作力度,助力医院科学制订年度资产购置计划,处置折旧单件固定资产、长期闲置资产,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3. 完善资产管理机制与流程
有机结合医院内外的资产监督机构,组建资产管理队伍与资产管理监督委员会,实施责任到人的公立医院资产管理机制,展开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管理。从全医院的资产申购规划到单件资产管理与维修保管,从医用设施设备的使用到药品物料的闲置与报废处理,实施分层级、分类别的精细化管理。将每一个环节的资产管理事务进行细分,资产管理事务办理流程化、制度化,资产信息表单(报告)呈现模板化、统一化,以规范的管理制度实现医院资产运营乘法效应。
例如,资产采购由各科室按需进行资产采购申报,归口职能部门进行能效分析与财务审计,综合考量医院资产配置布局,执行统一采购;如资产报废,由科室依据设备情况申报,归口职能部门展开清查与检修,执行由资产管理部门、资产管理委员会、财务部门等多层逐级报批的程序,并对非正常损坏或损失的固定资产追究责任;资产管理部门定期展开清查行动,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掌握固定资产的分布,核查固定资产的使用率、完好度等),对无形资产进行经济效益核算,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医院可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研讨会,分析固定资产报废标准,如对使用年限超过折旧期限、技术指标已淘汰而达不到使用要求等关键性数据或指标进行定期核准。
4. 健全资产维护及监管体系
组建专门的资产维护及监管队伍,实时监控高值资产运行与维保状态,医院资产详情统一数据化,录入信息化台账管理平台,同时反馈到各归口部门,实施专人专责的资产维护与监管权责制度。设定医用设施设备等高值固定资产的故障预警指标,借助信息化台账管理平台进行实时监控,掌握高值固定资产运行工作状态与待机库存状态,强调高值医用设施设备的长期闲置定期提醒与清查处理,注重医院固定资产的定期盘点、检修提醒与处置,尤其是医用急救设备/生命支持类设备资产,定期清查维护设备,确保紧急状态下保持运行良好。
定期展开医院固定资产检修与盘点工作、固定资产效益分析与报废处置工作。对报废的固定资产执行多部门检修确认制度,严格审批程序以避免固定资产流失。此外,药品与物料监管方面,注重购前市场行情调查,购后药性检验与物料验收(验收采用逐级审批模式,严格核查药品与物料的生产厂家、注册商标、批号、有效期限、质量等方面资讯与内容),定期盘点清查医院存量药品与物料的现行详细状态,对即将过期或积压过多的药品提前使用或报废。
五、结语
不断提高资产管理水平,是医院立足于新时代且保持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伴随着互联网技术与应用的高速发展,公立医院将不断推进资产管理的智慧化进程,探索资产管理智能化升级与精细化管理,以更便捷的资产管理平台与体系、更标准化的资产管理流程,提升公立医院资金使用效率、资源配置利用效益,推动公立医院的良性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曹丽丽.公立医院资产管理的现状及改进措施研究[J].当代会计,2021(4).
[2]王静.公立医院资产管理内控策略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17).
[3]周富莉.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资产管理创新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20(09).
[4]顾招菊.论公立医院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33).
[5]李荣荣,张敏.新时代背景下医院资产管理模式的优化路径[J].经济管理文摘,2021(03).
[6]张钧苗.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以浙江省省属公立医院为例[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21).
[7]管芝云,李明,施庆红,等.多院区一体化视角下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22(1).
文章来源:黄瑞荣.公立医院资产管理现状及改进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2,(10):13-15.
分享: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后,医院作为疫情防控的重要阵地,人力资源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医院可能面临人力资源应急组织体系不健全、人员调整配置方案不完善和日常管控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价值、完善人员应急调配预案和加强人员日常管理是疫情防控的重要环节。本研究以深圳市某三级综合公立医院在新冠疫情期间的人力资源管理为例,旨在总结综合性公立医院在疫情期间人力资源的应急组织体系建设、人员调配和日常管控经验,为其他医院应对疫情发生提供参考。
2022-05-28目的:观察蒲黄消瘿贴对桥本甲状腺炎(HT)甲状腺肿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对甲状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方法: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110例,采用随机双盲方法分组,治疗组予蒲黄消瘿贴治疗,对照组予安慰剂贴治疗,治疗12周,治疗前后采用ELISA检测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水平,并比较甲状腺功能(FT3、FT4、s TSH)、甲状腺自身抗体(TPOAb、TGAb)及甲状腺大小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甲状腺功能FT3、FT4、s TSH较治疗前无差异(P>0.05),甲状腺自身抗体TPOAb、TGAb及血清纤维化因子TGF-β1、CTGF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甲状腺彩超显示甲状腺缩小有效率78.2%;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甲状腺功能FT3、FT4、s TSH较治疗前无差异(P>0.05),甲状腺自身抗体TPOAb、TGAb及血清纤维化因子TGF-β1、CTGF未见明显下降(P>0.05),甲状腺彩超显示甲状腺缩小有效率23.6%。两组治疗后甲状腺功能FT3、FT4、s TSH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甲状腺自身抗体TPOAb水平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TGAb及血清纤维化因子TGF-β1、CTG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甲状腺彩超显示甲状腺减小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蒲黄消瘿贴能够改善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的甲状腺肿,抑制甲状腺纤维化,改善预后。
2022-07-08目的 探究规范化护患沟通程序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护理满意度的影响,以便为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护理干预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在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这个时间段中,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给予规范化护患沟通程序干预;同期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1)和对照组(11例,占22.00%)相比,观察组(3例,占6.00%)在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方面的整体水平明显更低(P <0.05)。(2)护理前,两组研究对象的负面心理(焦虑和抑郁心理)、睡眠质量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 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负面心理、睡眠质量均有明显的恢复,但观察组的恢复质量更为显著(P <0.05)。(3)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命尊严量表评分差异无显著性表现(P> 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命尊严量表评分均有明显的提升,但观察组的生命尊严更好(P <0.05)。(4)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差异无显著性表现(P> 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明显的提升,但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更好(P <0.05)。(5)观察组(48例,占96.00%)相比对照组(39例,占78.00%)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具有更为突出的成果(P <0.05)。结论 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中给予规范化护患沟通程序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满意率,对护患关系进行显著改善,减少风险事故的发生情况,取得患者家属与患者的积极配合,促使患者尽早康复,预后效果较好,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较高。
2022-04-16目的 探讨一体化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依从性、生活质量、心理状况、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诊治的84例冠心病并心力衰竭患者,1∶1比例分组,观察组给予一体化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情绪状况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坚持正确服药(9.15±0.26)分、规范饮食(9.23±0.59)分、戒烟限酒(9.80±0.12)分、合理运动(9.31±0.66)分的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5.66±0.63)分、(5.47±0.25)分、(5.82±0.37)分、(6.61±0.2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WHOQOL-100评分(94.12±2.69)分高于对照组(83.13±3.2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干预后心理痛苦DMSM评分(3.43±0.12)分低于对照组(5.36±0.6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7.61%高于对照组83.33%(P <0.05)。结论 给予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一体化护理,可强化遵医行为,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2022-04-18目的探讨体感互动游戏对老年痴呆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关于体感互动游戏对老年痴呆患者干预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年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8月,对所纳入的临床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5.4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包括623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体感互动游戏组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上优于对照组[MD=2.61,95%CI(1.14,4.09),P<0.01]。但在日常生活能力、体力活动、抑郁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措施相比,体感互动游戏能提升老年痴呆患者认知能力,但在日常生活能力、体力活动、抑郁等方面的干预效果还需开展更多研究。
2022-04-07黄柏作为临床常用药之一,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之功效。黄柏的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和生物碱类,具有抗炎、抑菌、抗氧化、抗肿瘤、降糖、保护神经、止泻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目前关于黄柏的药效成分研究整体相对薄弱,对其化学成分及作用机制的研究并不深入。今后应从分子、细胞、组织和生物学等多方面去研究黄柏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为保证黄柏合理规范地应用于临床奠定科学实验基础。
2022-04-06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发作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支气管哮喘发作对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以期降低支气管哮喘发作的概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宜兴市和桥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和120例呼吸道疾病非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将其纳入哮喘组与非哮喘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并作单因素分析,对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支气管哮喘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对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哮喘组中年龄≥60岁、有吸烟史、有家族史的患者占比均显著高于非哮喘组,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显著高于非哮喘组,血清干扰素-γ(IFN-γ)水平显著低于非哮喘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有吸烟史、有家族史、血清IL-4水平偏高、IFN-γ水平偏低均为支气管哮喘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OR=3.476、1.914、1.718、11.393、3.245,均P<0.05);哮喘组患者焦虑、抑郁、强迫症状、恐怖、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评分均显著高于非哮喘组(均P<0.05),而两组患者敌对、精神病性、偏执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年龄≥60岁、有吸烟史、有家族史、血清IL-4水平偏高、IFN-γ水平偏低均为支气管哮喘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支气管哮喘发作对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严重影响,因此,临床可采取相应措施预防支气管哮喘发生,且在支气管哮喘临床治疗时需重点加强改善患者心理状况的护理措施。
2022-05-06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目前临床最为常见的一种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是多种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共同病理改变和最终结局。IPF的特征性的病理改变类型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其病理改变主要为蜂窝样、网格状间质性纤维化样改变。IPF的本质是一类进行性加重、肺组织结构和功能不可逆性损坏的慢性间质性肺疾病。IPF多好发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起病极为隐匿,病情一般呈进行性发展,肺功能逐渐下降,最终会因呼吸衰竭而死亡。目前,IPF的患病率显著增加,因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所以IPF的治疗手段非常局限且疗效欠佳,预后较差。IPF已然成为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一大难题。综述文献发现,近些年来,研究者通过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提出了一些较为有效的方法来治疗IPF,中医和西医对IPF的治疗研究均有了新进展,增加了治疗手段,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西医治疗IPF的研究进展主要涉及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抗纤维化药物)和非药物治疗(如吸氧和佩戴呼吸机、肺移植)。中医药治疗IPF的研究进展主要涉及单味中药(黄芪、丹参、大黄)、中药复合方剂(益肺散结方、芪术肺纤汤、升陷汤、补阳还五汤、补肾通络方、麦门冬汤)和其他中医特色疗法(穴位贴敷、艾灸、拔罐、预防治疗、改善周围环境、肺功能训练、心理调节、食疗)。
2022-03-08目的 分析快速康复护理对骨折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共15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骨折手术患者,采用电脑盲选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n=75)与试验组(快速康复护理+常规护理,n=75)。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5例。对比分析两组的骨折愈合情况、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观察两组的心理状态、炎性因子以及应激反应。结果 在骨折愈合有效率、运动功能评分上,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HAM评分、HAMD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血清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以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上,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快速康复护理用于骨折手术患者的效果显著,对于骨折愈合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临床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2022-04-16为明确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背景下重庆市中小学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措施现况,为进一步加大防控力度寻找新的突破点,对重庆市39个区县的中小学新冠肺炎防控监进行拉网式检查。在制度建设方面,超过97%的学校建立领导责任制、成立疫情防控专门工作机构、具备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有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有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等;77.85%的学校有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在制度落实情况方面,超过97%的学校购置有防疫防护必需物资、设置有隔离观察场所、建立师生员工疫情档案、设置师生进校接受体温检测、落实"日报告""零报告"要求、在校师生员工佩戴口罩、设置废弃口罩桶;95.4%的学校饮用水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81%的学校进行出水嘴每天2次酒精消毒;76.1%的学校的教室前排课桌前沿与黑板距离不小于2.2米。防控效果方面,自2020年春季重庆市中小学复课以来,迄今为止未发生中小学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案例。重庆市中小学在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方面制度建设及落实方面较好,加强饮用水消毒管理、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建设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2022-03-11期刊名称:中国医院
期刊人气:1047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医院协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1-0592
国内刊号:11-4674/R
邮发代号:2-743
创刊时间:1997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156
影响因子:1.116
影响因子:1.370
400-888-8888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