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二氧化碳这类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会给自然环境与人身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现阶段,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低碳概念应运而生。该文介绍了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新能源技术发展现状与应用情况,以期通过大力推广新能源的方式,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启发。
一直以来能源都是世界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现阶段,合理开发利用新能源,在缓解当前我国能源压力,优化资源利用形式的同时,还能对我国传统能源开发利用活动加以约束,引导传统能源技术向新能源技术的转型升级,为我国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1、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新能源技术发展现状
从数据统计中可以了解到,当前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能耗占全球总能耗的75%以上,这一情况的出现不仅会导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的排放量,还会导致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对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现阶段,为实现化石能源的节约、温室气体排放量的降低,2020年9月,我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将会通过颁布相应政策,采取针对性措施的方式,切实降低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争取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当年12月的气候雄心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阐明了我国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安排与规划。为切实实现上述目标,合理开发使用新能源,尤其是在2030年实现风电、太阳能装机量超过12亿kW的目标,已经成为减轻能源环境污染问题、缓解全球变暖问题的重要抓手,为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持。我国作为当前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与消费大国,2019年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7.7%,天然气、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能源的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3.4%,图1是我国“十三五”以来全国发电装机状况。从图1中可以了解到,尽管近年来为切实满足人们对能源的需要,火电装机规模不断上涨,但与此同时我国的新能源占比逐年上涨,这一情况的出现为我国社会低碳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持[1]。
2、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新能源技术应用情况
低碳经济的本质是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调整的方式,大规模使用清洁无污染的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从根本上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中可以了解到,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创新,新能源技术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新动力,合理应用这一技术不仅能有效优化资源,改善环境,还能促进产业与生产力的发展,为低碳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2]。
2.1 新能源发电技术
2.1.1 太阳能发电技术
在我国新能源技术发展过程中,太阳能是应用实践相对较早的一类技术,在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太阳能不仅被用在取暖、采光等方面,太阳能供电技术更是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太阳能供电主要是借助太阳能电池板对太阳光进行收集,并将其转化为电能,太阳能充电桩、太阳能路灯等设备的使用不仅进一步提升了太阳能的使用效率,还为电力资源的有效应用,低碳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持。但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当前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应用范围相对较广,但由于太阳能转化效率相对较低、其应用受到日照时间限制等因素的影响,太阳能发电转入电力系统中的难度相对较大。现阶段,为切实解决上述问题,部分地区结合区域的特点,通过将光伏发电与水力发电结合到一起、熔盐热能与光伏发电结合到一起等方式,实现不间断发电[3]。
2.1.2 风力发电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陆上、海上风力发电设备的装机规模不断扩大,并取得了较好的发电效果。风力发电技术是一种在风力资源较为丰富的区域布置风电转化设备,使风能能够有效转化为电能的一种绿色化能源转换技术。当前,我国风电技术大多被应用在一些平原或者沿海地区,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尽管风电设备被布置在风能较为丰富的区域,能够有效地将风能转化为电能,但风电设备布置区域仍存在风停的情况。这种情况下,风电设备的工作稳定性不足,同时,风电设备在长期运转过程中容易出现较多的故障,降低风电技术的使用效果。现阶段,为切实解决上述问题,当前部分地区在布置风电设备时,会通过将风电设备与光伏发电设备布置在一起,组成联合发电体,在风能、光能充裕时自动充能,在风能、光能不足时,将存储的电能输入电网系统中,维持电网的功率,进一步提升自然能源供电的可控性[4]。
2.1.3 水力发电技术
当前水力发电是我国较为常见的一种发电技术,不仅能够实现水利资源的有效利用,还能为洪涝灾害的管控提供有效的支持。现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力发电技术不仅被应用于传统河流水能的应用过程中,还被应用到潮汐能、海流能源的转化过程中。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水力发电技术不仅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明显的污染,能源的转化效率也比较高,因此,水力发电成为了一种广受人们欢迎的能源转换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对地势、环境等方面有着一定的要求,这使得这一技术有着较为明显的使用限制[5]。
2.1.4 地热发电技术
近年来,地热能同样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种能源主要是借助地热设备将地壳结构中存储的天然热能进行合理利用,以满足人们对室内环境温度的需要,在建筑中合理配置地热系统,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暖通空调系统的应用频率,还能有效节约燃料供热所消耗的能源,进而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当前我国有着较为丰富的地热能源,但这一能源的使用同样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域限制[6]。
2.2 新能源技术应用实例
2.2.1 新能源汽车
低碳经济与新能源技术紧密相连,相互促进,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的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为切实满足自身的出行需要,汽车行业得到了高速的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太阳能汽车得到了有效的普及,不仅有效减少了化石能源的消耗,还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低碳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持[7]。
2.2.2 能源构成
在某乡村地区,为进一步降低居民对化石、秸秆等资源的消耗量,当地政府通过制定针对性新能源使用补助政策,加大低碳经济发展重要性宣传力度等方式,有效提升了当地群众使用新能源的积极性。并且经数据调查显示,一年间,当地居民生态能源消费消耗的电力能源占总能源比的22.74%、液化气占比10.03%、沼气占比2.01%、太阳能占比9.38%、煤炭或木炭占比46.72%、薪柴或秸秆占比46.72%,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地居民太阳能、电能等清洁能源的消耗占比逐渐提升,这一情况的出现为当地低碳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持[8]。
3、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全球新能源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当前我国新能源装机规模位居世界第一的位置,这一情况的出现不仅满足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的碳减排目标,体现出我国的大国担当,还为我国开辟了继5G之后的新行业,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持。
参考文献:
[1]沈军.发展低碳经济用新能源引领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J].水泥工程,2021(1);1-6.
[2]何雪垒.走出新能源技术创新困境的法律对策[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2019.
[3]曾波.低碳经济环境下的新能源技术发展研究[J].节能,2019,38(9):175-176.
[4]纪鹏.循环经济视域下我国新能源技术发展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9.
[5]周旺.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新能源技术探思[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1,2(13):66-67.
[6]战永超.低碳经济环境下的新能源技术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12):13.
[7]刘科铭.低碳经济环境下的新能源技术研究[J].科技风,2018(12):100,103.
[8]李娜.农户应用新能源技术行为影响因素分析[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8.
文章来源:李强.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新能源技术研究[J].科技资讯,2022,20(14):127-129.
分享:
江苏省星级饭店业在原有基础上积极创新,发展水平在国内总体处于第一方阵。新冠疫情的持续使得星级饭店的运营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把握江苏省星级饭店的总体规模和经营状况,促进星级饭店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恢复高质量发展,本文主要分析江苏省星级饭店的运作情况,重点针对新冠疫情影响下的饭店经营状况,梳理星级饭店开展疫情防控和自救的举措,系统提出了星级饭店面临的主要困难以及相应对策建议。
2022-05-19全球金融危机及我国阶段性“钱荒”事件的发生,让金融机构和监管层意识到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同时,在新经济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风险状况更加复杂,提升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迫在眉睫,流动性管理架构亟待完善,但在资金“一点清算”和流动性风险总行集中管理模式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流动性管理被相对弱化,若不引起重视可能会造成风险隐患。本文通过介绍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面临的新情况和管理难点,针对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通过分支机构做精、做细和做实日常流动性工作,提高商业银行整体流动性管理效能。
2022-05-19中国传统音乐作为中华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之丰富、影响之深远,是外来音乐所无法比拟的。但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大量的外来音乐涌入我国,中国传统音乐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挑战,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音乐已刻不容缓。
2022-03-24近年来,黑龙江省农产品逐渐被引入到新媒体网络直播带货中,但在总体直播带货的商品中农产品所占比例较低。因此,本文主要以抖音平台上的农产品直播带货为主体,通过访谈和调研,得出黑龙江省农产品利用抖音直播带货平台进行营销的相关策略。
2022-04-21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我国经济转型和绿色发展的重要一环。目前我国绿色金融正处于不断发展完善的阶段,还面临着绿色金融意识不够、产品创新不够、法律制度不完善及专业人才稀缺等发展困境,需要政府和金融机构齐心协力、各司其职,针对困境逐一进行打破,为绿色金融创造一个公平安全、有序规范的发展环境,以更好地鼓励更多机构和个人参与其中,推动绿色金融持续发展。
2022-04-21厘清四渡赤水红色文化资源类型,阐述其存在状态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四渡赤水红色文化保护的对象、主体与经费;探索四渡赤水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措施。在此基础上,这项研究回答了四渡赤水红色文化资源要"保护什么""为什么保护",以及"怎样保护"等颇具"纲领性"的几个重要问题。
2022-03-05存托凭证作为跨境投融资工具,最早由美国J.P.摩根公司发行,现已发展成为常用的金融工具。随着中国参与金融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国存托凭证作为一种创新的金融工具,有利于促进资本在国际市场的自由双向流动,引导我国资本市场与国际接轨。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尚未完全开放,中国存托凭证的推行面临诸多风险与障碍。本文在分析中国存托凭证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市场发行存托凭证的经验,为完善中国存托凭证制度提供可行路径。
2022-03-28为提高农村产业改革的执行效果,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方法的研究。文章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进行分析,提出以生态文明、区域协调、技术发展为基础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方法,以期实现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供借鉴。
2022-03-25通用航空是发展的新兴行业,代表着低空领域的发展方向和水平,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价值,本文以现有的数据为基础,通过整体分析国内通用航空的发展现状以及限制通用航空发展的因素,并结合海南省通用航空近几年发展情况以及政策影响进行研究分析,对海南省通用航空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
2022-04-28发展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器,针对国内当前乡村旅游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运用大市场营销理论逻辑框架进行科学规划的思路和要点: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从政府有为的“讲政治”和市场有效的“公共关系”方面建立保障战略,并通过科学的营销战略满足游客需求和实现让“人”满意。
2022-05-19期刊名称:资源与产业
期刊人气:536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 国土资源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经济
国际刊号:1673-2464
国内刊号:11-5426/TD
邮发代号:82-160
创刊时间:1995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156
影响因子:1.116
影响因子:1.370
400-888-8888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