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的探讨鼻喷激素联合艾熨灸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样本时间:2019年6月—2020年6月,样本来源:上海东方医院吉安医院收治的多例儿童过敏性鼻炎中选取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鼻喷激素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鼻喷激素联合艾熨灸进行治疗。记录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患儿临床病情改善情况,比较2组患儿疗效、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鼻内镜检查联合Lund-Kennedy评分。结果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21/28),观察组为96.43%(27/28),2组数据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鼻内镜检查联合Lund-Kennedy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结束后3个月,观察组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鼻内镜检查联合Lund-Kennedy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喷激素联合艾熨灸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 临床表现 儿童过敏性鼻炎 综合治疗 艾熨灸 鼻喷激素28
目的:探讨从鼻阻力、鼻声反射、嗅觉功能及创伤反应指标等层面综合分析鼻内镜辅助切割吸引刀手术治疗腺样体肥大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腺样体肥大患者106例,依据治疗术式不同分为鼻内镜组(n=54)、传统组(n=52)。鼻内镜组采取鼻内镜辅助切割吸引刀手术,传统组采取腺样体刮勺盲刮。比较两组疗效、并发症以及术前、术后12h、24h创伤反应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术前、术后1周鼻阻力、鼻声反射[鼻腔容积(NCV)、鼻腔最小横截面积(NMCA)、最小横截面距前鼻孔距离(DCAN)]、术前、术后6个月嗅觉功能[气味鉴别(OI)、气味辨别(OD)、气味阈值(OT)、总分(TDI)]。结果:经治疗,鼻内镜组总有效率96.30%显著高于传统组80.77%(P<0.05);两组术后12h、24h血清TNF-α、CRP、ICAM-1水平均较本组术前提高,但鼻内镜组较传统组低(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1周收缩前、收缩后鼻阻力、DCAN水平均降低,NCV、NMCA水平均提高,且鼻内镜组优于传统组(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6个月OI、OD、OT、TDI评分均提高,且鼻内镜组高于传统组(P<0.05);鼻内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25%较传统组29.03%低(P<0.05)。结论:应用鼻内镜辅助切割吸引刀手术治疗腺样体肥大患者可改善鼻阻力及鼻声反射,提升嗅觉功能,减轻手术创伤,减少并发症,有效提高疗效,安全可靠。
关键词: 临床疗效 保守治疗 切割吸引刀 腺样体肥大 鼻内镜技术45
目的探究鼻内镜手术治疗局部复发鼻咽癌(NPC)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纳入行鼻内镜治疗的局部复发NPC患者62例,依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分析患者手术及随访情况、影响鼻内镜手术治疗局部复发NPC预后的因素。结果62例患者5年生存53例,占85.48%。死亡组rT3期、首程调强放疗、再程放疗总剂量≥60Gy的患者占比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分期、首程放疗方式、再程放疗总剂量是影响鼻内镜手术治疗局部复发NP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1,且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局部复发NPC可获得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肿瘤分期、首程调强放疗及再程放疗总剂量是影响NPC预后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临床效果 局部复发 影响因素 预后 鼻内镜手术 鼻咽癌42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156
影响因子:1.116
影响因子:1.370
400-888-8888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