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妇科腹腔镜术后DVT形成的列线图模型。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211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出现DVT分为发生DVT组(26例)和未发生DVT组(185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建立预测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发生DVT的列线图模型。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BMI、糖尿病史、D-二聚体、手术时间、术中气腹压、合并症、术后卧床天数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515,95%CI为1.351~1.858)、术中气腹压(OR=2.335,95%CI为1.754~3.054)、糖尿病史(OR=1.797,95%CI为1.511~2.353)、D-二聚体(OR=2.353,95%CI为1.443~8.375)、手术时间(OR=1.375,95%CI为1.153~1.865)、合并症(OR=1.164,95%CI为1.055~1.358)均是妇科腹腔镜术后DVT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利用上述指标构建列线图模型,该模型预测妇科腹腔镜术后DVT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9(95%CI为0.780~0.938),灵敏度为85.00%,特异度为79.00%。结论:年龄、术中气腹压、糖尿病史、D-二聚体、手术时间、合并症均是妇科腹腔镜术后DVT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列线图模型能直观、简洁地为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术后DVT风险预测。
关键词: 列线图 妇科 影响因素 深静脉血栓形成 腹腔镜23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扳机、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以及两者联合双扳机方案对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患者的胚胎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应用氯米芬方案进行控制性促排卵(COH)的2399例DOR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使用不同扳机方案(HCG、GnRH-a、GnRH-a+HCG)的胚胎实验室结局,并且根据扳机日不同优势卵泡数,比较扳机方式对胚胎实验室指标的影响。结果:双扳机组的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高于HCG和GnRH-a扳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卵子成熟率、受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扳机组在扳机日卵泡直径>14mm的优势卵泡数≤2时优质胚胎率显著高于HCG和GnRH-a扳机组(P<0.05),当扳机日优势卵泡数≥5个时,3组间差距逐渐减小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GnRH-a联合小剂量HCG双扳机方案能提高应用氯米芬方案的DOR患者的优质胚胎率和囊胚形成率,尤其在扳机日卵泡直径>14mm的卵泡数为1~2个时推荐优先应用双扳机方案。
关键词: 优势卵泡 促排药物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 双扳机 氯米芬方案35
RBPs是由多个重复序列组成的保守蛋白质。本文详细阐述RBPs在肿瘤中的功能,包括可变剪切、多聚腺苷酸化、调节mRNA稳定性、亚细胞定位、翻译等多个功能,介绍了其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详细综述了其与妇科恶性肿瘤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介导各种表型、与非编码RNA相互作用、与m6A相关等方面,旨在为肿瘤的发病机制、早期预测及诊治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RBPs 妇科肿瘤 恶性肿瘤 肿瘤化疗 诊断治疗37
仑伐替尼是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多靶点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细胞增殖发挥抗肿瘤作用,已先后获批甲状腺癌、肾细胞癌和肝细胞癌的治疗。仑伐替尼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对仑伐替尼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仑伐替尼 单药治疗 卵巢癌 子宫内膜癌 宫颈癌130
探究养阴清热化湿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选取43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乳酸菌阴道胶囊+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采用养阴清热化湿汤+阿奇霉素治疗,经比较,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研究组的IL-Iβ、Hs-CRP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的ILIβ、Hs-CRP指标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使用养阴清热化湿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慢性宫颈炎,可以改善疾病症状,提升治疗效果,利于患者预后。
关键词: 临床效果 养阴清热化湿汤 妇科常见疾病 慢性宫颈炎 阿奇霉素29
分析关爱服务在流产女性术后避孕干预的应用效果,为推广关爱服务提供科学依据。选择800例接受人工流产术的女性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计划生育服务,观察组联合流产术后的关爱服务,对比分析两组的应用效果。观察组的再次意外怀孕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干预前后,观察组的心理评分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通过关爱服务对人工流产女性进行术后避孕干预,可降低再次意外怀孕率及重复流产率,帮助女性保持良好心态,及时合理选择避孕方式,提升关爱服务的满意度。
关键词: 人工流产 关爱服务 干预效果 术后避孕 流产手术19
分析硝苯地平与拉贝洛尔联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选择97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拉贝洛尔组和联合降压组。拉贝洛尔组给予拉贝洛尔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硝苯地平治疗,分析两组患者24h尿蛋白总量改变以及血压值变化情况,并监测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联合降压组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12.24%,显著低于拉贝洛尔组的25.00%(P <0.05)。硝苯地平与拉贝洛尔联合降压治疗,可有效提升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并可改善尿蛋白症状,降低不良妊娠结局风险,改善预后,保证母婴安全。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 妊娠结局 拉贝洛尔 硝苯地平 联合治疗53
目的 探讨妊高症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方案,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收治的84例妊高症产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每组42例。常规组给予下肢气压治疗+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踝泵运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及下肢DVT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均大于常规组,且试验组治疗前后差值均大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APTT、PT、TT均长于常规组,Fbg浓度低于常规组,且试验组治疗前后差值均大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下肢DVT发生率为2.44%,低于常规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踝泵运动联合下肢气压治疗对妊高症患者产后并发下肢DVT的预防效果显著。
关键词: 下肢气压治疗 凝血功能 妊高症 泵踝运动 深静脉血栓形成 血流速度27
目的:探讨不同导尿技术对女性脊髓源性肌痉挛患者导尿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脊髓源性肌痉挛女性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保留导尿管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间歇导尿技术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一次插管成功率及导尿效果。结果:观察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依从率、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尿道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次导尿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导尿时不适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膀胱容量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歇导尿技术能减轻导尿带给患者的不适感,提高患者导尿效果,促进膀胱功能恢复,减少尿路感染发生率。
关键词: 专科护理质量指标 导尿 导尿效果 泌尿系统 脊髓源性肌痉36
目的:探讨孕早期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血清铁蛋白(SF)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产科定期常规孕期检查的单胎孕妇560例,于妊娠8~12周测定FPG、TG、SF,于妊娠24~28周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根据OGTT结果将孕妇分为GDM组109例和糖耐量正常对照组451例。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DM发生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孕早期FPG、TG、SF对GDM的预测价值。结果:GDM组孕早期FPG、TG、S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孕早期BMI、FPG、TG、SF是G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孕早期FPG、TG及SF三者联合检测预测GDM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4,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5%、78.5%。结论:孕早期较高的FPG、TG、SF和GDM的发生具有一定相关性,三者联合检测对GDM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关键词: 三酰甘油 妊娠期糖尿病 孕早期 空腹血糖 铁蛋白26
目的整理分析绝经综合征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中文数据库,对符合纳入标准,研究绝经综合征相关影响因素的文献进行计量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33篇,总体发文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发表期刊为《中国妇幼保健》《护理研究》《中国老年学杂志》等;获课题基金支持的研究46篇(34.6%),其中获国家级课题立项资助的研究仅4篇;文献调研人数相对较少;调研人群以城乡居民、门诊患者、体检人群为主,年龄40~60岁。研究地区以东南沿海及中部地区为主,东北及西部地区相关研究数量相对较少;影响因素共计101种,主要包括自身生理、心理、家庭、工作、生活、社会等6个方面,其中40%的影响因素可通过多方面调节进行干预。结论为针对绝经综合征患者的不同影响因素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将有助于改善绝经综合征相关症状。
关键词: 中文数据库 文献研究 期刊发文量 绝经综合征 课题资助32
目的分析老年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发病因素,探讨盆底肌肉训练(PFMT)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160例行盆底检查的老年女性,其中60例经临床诊断为PFD(PFD组)和100例盆底功能正常(对照组),采集受试者一般资料、分娩史、盆底肌力、日常活动能力等信息,分析老年PFD发病的危险因素。随机将PFD患者分为PFMT组(30例)和常规组(30例),PFMT组采用PFMT治疗,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指导。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盆底肌力,PFD严重程度、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年龄≥75岁、体重指数(BMI)≥25kg/m2、阴道分娩次数、盆底肌力不足、PFD家族史、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日常活动能力下降是老年女性罹患PFD的高危因素(P<0.05)。PFMT组治疗后Oxford盆底肌力分级3~4级、盆底肌力最大收缩力、持续收缩力、压力性尿失禁(SUI)好转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尿失禁影响问卷(UIQ-7)评分、盆腔脏器脱垂影响问卷(POPIQ-7)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龄、肥胖、分娩方式、分娩次数、PFD家族遗传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日常生活能力低下是老年PFD患病高危因素,PFMT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PFD严重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临床治疗 日常生活能力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结构 盆底肌肉训练68
目的研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超声射频对子宫肌瘤患者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18例子宫肌瘤患者,分层抽样法分为超声射频组(n=57)和联合组(n=61)。超声射频组采用超声射频治疗,联合组在超声射频组基础上联合GnRHa进行治疗。观察两组子宫肌瘤体积、体积缩小率、治疗效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内分泌功能指标孕激素(P)、雌二醇(E2)、促卵泡素(FSH)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存活蛋白(Survivin)、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微小RNA指标水平。结果与超声射频组比较,联合组治疗后肌瘤体积较小,体积缩小率较大(P<0.05),内分泌功能指标及MCP-1、Survivin、TSGF水平较低(P<0.05),微小RNA指标、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GnRHa联合超声射频可有效改善子宫肌瘤体积,纠正患者内分泌紊乱,降低Survivin、TSGF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子宫肌瘤 生存素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超声射频34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156
影响因子:1.116
影响因子:1.370
400-888-8888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