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的 了解尿毒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状况,探讨叙事护理对尿毒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6月某三甲医院肾内科收治的104例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即2019年1—3月收治的尿毒症患者归为对照组,4—6月收治的尿毒症患者归为观察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叙事护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情绪,比较入院时和干预半个月、1个月、3个月后尿毒症患者焦虑、抑郁情况以及干预3个月后的患者护理满意率。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SDS及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SDS及SAS评分逐渐降低;干预半个月、1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8.08%,高于对照组的8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叙事护理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焦虑抑郁水平,提升患者护理满意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叙事护理 尿毒症 慢性肾衰竭 抑郁 焦虑41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伴有心律失常患者在接受胺碘酮药物治疗期间采用综合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4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64例心力衰竭伴有心律失常患者数字奇偶法分组;护理组(32例):采用普通护理模式+综合护理模式配合完成胺碘酮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普通护理护理模式配合完成胺碘酮治疗;对组间心率水平、QTc水平、不良反应数据、护理总满意评分(护理专业性、护理态度、护理细节以及护理质量)数据展开对比。结果 护理前护理组心力衰竭伴有心律失常患者心率水平(86.49±13.25)次/min、QTc水平(374.99±31.53)ms同对照组(84.13±14.35)次/min、(374.52±31.55)ms比较差异不明显(P> 0.05);护理后护理组心率水平(64.13±13.19)次/min明显低于对照组(72.03±13.52)次/min,QTc水平(412.13±28.59)ms明显高于对照组(390.25±30.13)ms(P <0.05);两组心力衰竭伴有心律失常患者完成治疗及护理后,不良反应主要集中于低血压、静脉炎及反复性心律失常几个方面,最终发现护理组心力衰竭伴心率失常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13%)明显低于对照组(37.50%)(P <0.05);护理组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患者护理专业性评分(42.29±2.19)分、护理态度评分(41.39±2.22)分、护理细节评分(42.03±2.35)分及护理质量评分(43.33±1.95)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效果显著,可使得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患者心率水平降低,QTc水平提升,并同时充分减少医护不良反应,使得护理专业性、护理态度、护理细节及护理质量评分显著提升,最终实现有效预后。
关键词: QTc水平 不良反应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综合护理 胺碘酮24
目的 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86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采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对照组43例给予围手术期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3例给予围手术期接受综合护理,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TNF-α、hs-CRP、IL-6、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评分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前列腺增生症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炎性反应,减少并发症,缩短患者恢复时间,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症 前列腺疾病 围手术期护理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综合护理26
目的 观察延伸护理服务对大肠癌术后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进行大肠癌手术的患者140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参照组和护理组,每组各70例,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性护理干预,护理组患者实施延伸护理服务干预,并观察两组患者进行造口术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经护理结果显示,护理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总体健康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大肠癌术后造口患者中实施延伸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效预防大肠癌造口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全面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恢复情况,因此,该方法值得被临床医学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 临床特点 大肠癌 延伸护理 术后造口 生活质量影响27
目的 探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从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为研究起止时段,收集此3年间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病例,按入院顺序排序,前40例为观察组,后40例为普通组,普通组实施普通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性围手术期护理,记录此80例患者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初次下床活动时间,使用调查表收集护理满意度,以生活质量评定量表(GQOLI-74)评估护理后生活质量,评比两组护理后焦虑及抑郁情况。结果 与普通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初次下床活动、住院时间更短,生活质量评分各维度(物质、社会、心理、躯体)评分更高(均P <0.05);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普通组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期间,给予患者综合性围手术期护理较普通护理效果更佳,可控制并发症发生,加快患者康复出院,改善不良情绪并提高其生活质量,提升整体护理满意度,本次护理措施可为临床参考借鉴。
关键词: 围手术期护理 常规护理 并发症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生活质量 综合性护理32
目的 对甲状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后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并验证此项护理模式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本次研究结合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院内收治的118例甲状腺癌患者,均给予围手术期护理,按人数均分为两组,研究组59例在此基础上联合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对照组59例保持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将相关数据予以统计分析并做总结性报告。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8%)低于对照组(30.5%),P <0.05。评估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及住院时间,护理后研究组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对甲状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快精细化、针对性强的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后,其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表现,减少并发症。另外,其护理效果较为理想且安全性较高,可在提升护理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同时还能够缓解术后的疼痛,改善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缩短住院时间,建议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 围手术期 并发症 快速康复 护理 甲状腺癌34
目的 探究鼻窦内镜手术平稳渡过麻醉复苏期的护理措施。方法 以鼻窦内镜手术患者为对象,共60例,开始时间是2020年9月,结束时间是2021年9月,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对于不良事件发生率,试验组(6.67%)明显更低,与对照组(26.67%)比较,P <0.05。试验组术后苏醒时间(7.83±1.12)min,复苏室滞留时间(15.09±4.83)min;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苏醒时间(10.56±1.56)min,复苏室滞留时间(24.63±5.27)min,(t=4.1231,5.6232,P <0.05)。试验组术后1 min、术后5 min、术后10 min的心率、收缩压优于参照组,P <0.05。试验组患者护理后HAMA评分、HAMD评分、舒适度评分优于参照组,P <0.05。结论 鼻窦内镜手术患者在麻醉复苏期应用综合护理,有助于预防不良事件,稳定心率、血压,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改善舒适度,护理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 治疗过程 生命体征 综合护理 麻醉复苏期 鼻窦内镜手术40
目的 分析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效果。方法 本文共纳入84例研究对象,均为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来我院诊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n=42)与研究组(个性化护理,n=42)。对比分析两组的症状改善情况及住院天数,观察两组的炎性因子水平以及肺功能指标,统计两组的依从性和不良反应。结果 在气喘、肺部啰音、咳嗽以及发热消失天数与住院天数上,研究组短于对照组(P<0.05)。在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最高呼气流速(PEF)上,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上,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在依从率上,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明显更高(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效果良好,临床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 炎性因子 肺功能 肺功能指标97
目的 探讨一体化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依从性、生活质量、心理状况、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诊治的84例冠心病并心力衰竭患者,1∶1比例分组,观察组给予一体化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情绪状况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坚持正确服药(9.15±0.26)分、规范饮食(9.23±0.59)分、戒烟限酒(9.80±0.12)分、合理运动(9.31±0.66)分的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5.66±0.63)分、(5.47±0.25)分、(5.82±0.37)分、(6.61±0.2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WHOQOL-100评分(94.12±2.69)分高于对照组(83.13±3.2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干预后心理痛苦DMSM评分(3.43±0.12)分低于对照组(5.36±0.6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7.61%高于对照组83.33%(P <0.05)。结论 给予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一体化护理,可强化遵医行为,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一体化护理 冠心病 心力衰竭 治疗难度 老年患者168
目的 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改善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19年12至2020年1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共6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干预,干预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指标、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质量水平。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指标、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质量水平比较,P> 0.05,护理4周后,两组患者的患肢体运动功能指标、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水平均明显提高,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降低,P <0.05。而其中,护理干预4周后干预组肢体运动功能指标、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水平高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对脑梗死患者具有较高的护理干预价值,可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提高患者的自我生活能力。
关键词: 护理干预价值 早期神经康复 生活质量 脑功能 脑梗死89
目的 通过对比两组数据,探讨如何通过改善护理方式维持患者电解质平衡,从而有效保护肾脏功能,并验证个性化护理方法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94例,根据患者入院顺序排列的单双数按人数均分为两组,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7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7例)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电解质水平、血糖控制效果以及肾功能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将相关数据予以统计分析并做总结性报告。结果 总体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各项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情况,个性化护理模式具有一定的实施价值。其中,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血清钾(3.75±0.31)mmol/L、磷(1.10±0.16)mmol/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96±0.40)mmol/L、(1.19±0.12)mmol/L,钙(2.24±0.11)mmol/L、镁(0.84±0.06)mmol/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2±0.10)mmol/L、(0.79±0.08)mmol/L,差异有显著性(P <0.05);两组患者血清钠[(140.73±2.01)mmol/L vs.(140.76±2.51)mmol/L]、氯[(103.44±2.33)mmol/L vs.(103.20±2.41)mmol/L]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差异无显著性(P> 0.05)。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6.23±0.49)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7.71±0.54)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尿素氮(1.41±0.19)mg/L、血清胱抑素(7.41±1.87)mmol/L、肌酐(92.67±11.53)μmol/L等相关肾功能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6±0.18)mg/L、(8.97±1.95)mmol/L、(101.42±19.52)μmol/L,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 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效果确切,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且安全性较高,可在提升治疗质量的同时有利于改善患者电解质水平,利于患者更为有效地控制血糖和改善肾脏功能,建议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 电解质水平 糖尿病 肾功能 肾病 血糖27
目的 探究规范化护患沟通程序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护理满意度的影响,以便为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护理干预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在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这个时间段中,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给予规范化护患沟通程序干预;同期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1)和对照组(11例,占22.00%)相比,观察组(3例,占6.00%)在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方面的整体水平明显更低(P <0.05)。(2)护理前,两组研究对象的负面心理(焦虑和抑郁心理)、睡眠质量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 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负面心理、睡眠质量均有明显的恢复,但观察组的恢复质量更为显著(P <0.05)。(3)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命尊严量表评分差异无显著性表现(P> 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命尊严量表评分均有明显的提升,但观察组的生命尊严更好(P <0.05)。(4)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差异无显著性表现(P> 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明显的提升,但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更好(P <0.05)。(5)观察组(48例,占96.00%)相比对照组(39例,占78.00%)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具有更为突出的成果(P <0.05)。结论 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中给予规范化护患沟通程序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满意率,对护患关系进行显著改善,减少风险事故的发生情况,取得患者家属与患者的积极配合,促使患者尽早康复,预后效果较好,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 影响分析 护理满意度 神经外科 规范化护患沟通程序 重症监护室171
目的 分析快速康复护理对骨折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共15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骨折手术患者,采用电脑盲选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n=75)与试验组(快速康复护理+常规护理,n=75)。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5例。对比分析两组的骨折愈合情况、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观察两组的心理状态、炎性因子以及应激反应。结果 在骨折愈合有效率、运动功能评分上,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HAM评分、HAMD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血清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以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上,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快速康复护理用于骨折手术患者的效果显著,对于骨折愈合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临床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关键词: 快速康复护理 治疗方法 运动功能 骨折 骨折愈合148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盆腔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6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行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加行心理护理。对治疗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焦虑评分(SAS)、抑郁评分(SDS)以及疼痛指数评分(VAS)进行评价。结果 对照组有效率为79.41%,低于观察组的97.06%,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低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3.53%,低于观察组的94.12%,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对照组SAS、SDS评分高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各时间点VAS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盆腔炎患者积极有效的治疗中实施心理护理,可以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实施有效的干预效果,同时辅助治疗,提高有效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产生积极作用,也可以缓解疼痛,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妇科疾病 心理护理 慢性盆腔炎 护理满意度 生活质量33
目的:探讨盆底肌肉功能锻炼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114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指导盆底肌功能锻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盆底肌力情况、干预前后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干预前后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干预后干预组盆底肌力分级评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压力性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腰骶部疼痛等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压力性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腰骶部疼痛发生率分别为5.26%、8.77%、7.02%,较对照组(17.54%、22.81%、24.56%)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ICIQ-SF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ICIQ-SF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对护理满意率为91.23%,较对照组(71.93%)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肉功能锻炼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恢复盆底肌功能,降低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关键词: 分娩 生活质量 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肌功能锻炼 综合护理干预115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156
影响因子:1.116
影响因子:1.370
400-888-8888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