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变性脊柱侧凸是一个多因素作用下的缓慢发病过程,具体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近年来退变性脊柱侧凸的发病率不断提高,目前对于此类患者的治疗主要分为手术治疗及保守治疗,保守治疗包括运动疗法、支具治疗,牵引治疗,推拿治疗等,采取保守治疗的患者,通过科学且规范的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推拿手法 支具 牵引 运动疗法 退变性脊柱侧凸15
目的探讨回授法健康管理干预对葡萄膜炎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1年7月医院收治的100例葡萄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回授法健康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量表(HAMD)评分、SF-36各项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HAMA和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HAMA和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F-36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F-36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授法健康管理干预能有效缓解葡萄膜炎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 健康管理 回授法 并发症 生活质量 葡萄膜炎 负性情绪19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为制定临床护理干预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21年7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行胰十二指肠手术的269例患者为调查对象,将其中19例诊断为谵妄的患者作为病例组(谵妄组),250例非谵妄患者为对照组(非谵妄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及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术后谵妄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前睡眠障碍、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机械通气、术后血红蛋白、术后白蛋白、术后中度及以上疼痛、术后发热是影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谵妄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前睡眠障碍、手术时间、术后白蛋白、术后中度及以上疼痛是影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P<0.05)。谵妄患者与非谵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治疗满意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时间较长的高龄患者改善术前睡眠障碍、增加术后营养及术后有效镇痛是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谵妄的关键,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个体化、综合性的护理预防措施。
关键词: 危险因素 护理满意度 术后谵妄 睡眠障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6
探讨心理干预联合细节护理对消化内镜检查患者应激反应及检查配合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2月医院国际医疗中心内镜中心消化内镜检查患者20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联合细节护理。比较两组应激反应、心理状态、配合程度。结果心理干预联合细节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内镜检查前5min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检查后5min,观察组心率与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心理干预联合细节护理护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h,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整体配合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联合细节护理能够明显降低患者应激反应,提高患者配合程度,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关键词: 应激反应 心理干预 心理状态 检查配合程度 消化内镜检查 细节护理25
目的探讨体感互动游戏对老年痴呆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关于体感互动游戏对老年痴呆患者干预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年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8月,对所纳入的临床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5.4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包括623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体感互动游戏组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上优于对照组[MD=2.61,95%CI(1.14,4.09),P<0.01]。但在日常生活能力、体力活动、抑郁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措施相比,体感互动游戏能提升老年痴呆患者认知能力,但在日常生活能力、体力活动、抑郁等方面的干预效果还需开展更多研究。
关键词: 体感互动游戏 系统评价 老年痴呆 认知功能 阿尔茨海默症165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健康信念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20年6月—2021年6月选取医院产科收治的子痫前期患者160例为调查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产妇健康信念问卷、自拟子痫前期知识调查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子痫前期患者健康信念的相关因素。结果子痫前期患者健康信念评分为63.85±3.98分;经Pearson单因素分析可知,子痫前期患者健康信念与面对维度、疾病知识评分、社会支持总评分及支持利用度评分呈正相关(P<0.05),而与回避、屈服维度呈负相关(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可知,学历、孕周、疾病知识水平、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是影响子痫前期患者健康信念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健康信念处于中等水平,患者学历、孕周、疾病知识水平、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是影响健康信念的主要因素。通过提高患者疾病知识水平,给予患者足够的社会支持,可促进患者以积极的方式应对疾病,从而促使其形成良好的健康信念。
关键词: 健康信念 子痫前期 影响因素 疾病知识 社会支持31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在使用个人版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FGM)过程中对其饮食、运动的影响,并分析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对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T2DM门诊患者30例。患者入组时采集基本资料,并持续佩戴个人版FGM。佩戴期间原降糖药物治疗方案不变,研究者通过健康宣教,鼓励患者根据实时扫描血糖数值调整饮食及运动。比较患者佩戴FGM第1天与第13天饮食、运动的变化及血糖水平之间的差异。结果30例T2DM患者在佩戴FGM期间均未改变原药物的治疗方案,无佩戴传感器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无症状性低血糖的发生。与基线相比较,患者第13天运动时间、运动次数均明显增加;饮食结构改善:摄入蔬菜例数增多,吃零食和加餐例数增至2~3倍;平均血糖、血糖变异系数下降,目标范围内血糖时间升高、高血糖时间下降;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时间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改变原有降糖药物治疗方案前提下,T2DM患者中可通过个人版FGM随时获取自身血糖变化、促进其饮食和运动行为自我管理,改善血糖的控制。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 药物治疗 血糖控制 行为管理32
目的探讨纽曼保健模式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6月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100例,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纽曼保健模式干预。比较两组血压水平、心理弹性、自我管理行为、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率。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成人心理弹性量表(RSA)、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生命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经纽曼保健模式干预后,能够控制血压水平,改善心理弹性水平和自我管理行为,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率。
关键词: 心理弹性 生活质量 纽曼保健模式 自我管理行为 血压 高血压病43
目的系统总结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的真实体验,为今后更好地开展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CBM、PubMed、WebofScience、Embase、Cochrane数据库,检索所有关于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1年5月。使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质性研究真实性评价工具(2017)评价文献质量,并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进行结果整合。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总结45个研究结果,归纳为8个类属,整合成2个结果:促进脑卒中恢复的健康行为、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的阻碍因素。结论本文对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真实体验进行整合,发现脑卒中患者在进行自我管理过程中存在对脑卒中认知度较低,其对自我管理概念理解模糊、生理心理负担较重的问题。需要政府、医疗卫生机构、家庭、社会公众等各个层级给予脑卒中患者必要的指导与支持,帮助患者更好地自我管理疾病,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Meta整合 真实体验 脑卒中 自我管理 质性研究33
目的研究母婴同室优化流程干预对新生儿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于医院产科出生的2884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1433例和对照组1451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流程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母婴同室优化流程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窒息情况及黄疸情况,安全管理指标,新生儿出生后不同时期的神经行为评分。结果母婴同室标准化流程干预后,观察组新生儿窒息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率以及因高胆红素血症再入院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不良反应、安全意外事件以及医疗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第14天、第28天的神经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母婴同室优化流程干预应用于新生儿管理中的效果较佳,可显著降低新生儿窒息以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风险,促进医患关系。
关键词: 临床结局 优化流程 新生儿管理 母婴同室 高胆红素血症21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护理路径在妇科急腹症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医院收治的妇科急腹症入院手术患者5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围术期护理;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医院收治的妇科急腹症入院手术患者51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围术期快速康复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准备时间、术后效果、术前抢救医护配合满意度、患者体验满意度、护士工作效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准备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进食水、下地、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呕吐发生率、拔除尿管后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抢救医护配合满意度、护士工作效率满意度、患者体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妇科急腹症手术患者实施加速康复护理路径围手术期管理,可以提高术前医护抢救配合程度,缩短术前准备时间,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加速患者术后康复,提高医、护、患满意度。
关键词: 临床效果 加速康复 妇科急腹症 妇科手术 护理满意度46
目的探讨激励式护理模式对甲状腺癌手术患者身心应激、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1月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手术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两组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激励式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身心应激反应、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在进入室前、麻醉时及术后2h三个时点,三项指标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时间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时间<0.05);各时点均以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组间<0.05),并且随观察时间延长,组间差异逐渐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交互<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励式护理模式干预能有效降低甲状腺癌手术患者身心应激反应,改变患者消极应对方式,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应对方式 激励式护理 生活质量 甲状腺癌手术 身心应激59
目的探讨姑息护理对肿瘤终末期患者的营养及心理弹性的影响效果。方法以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取的102例肿瘤终末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组间基本特征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姑息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营养状态及心理弹性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体质量指数(BMI)、清蛋白(ALB)、血红蛋白(Hb)营养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理弹性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肿瘤终末期患者给予姑息护理措施,可提升患者营养状态,改善心理弹性,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姑息护理 心理弹性 护理效果 肿瘤终末期 营养状态24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护理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20年4月—2021年2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多学科协作模式下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管理能力、糖脂代谢水平、血压控制水平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糖尿病、高血压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TC、TG、LDL-C、FBG、HbA1c、HOMA-IR等糖脂代谢指标水平值和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血压指标水平值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3个月后,糖尿病、高血压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G、LDL-C、FBG、HbA1c、HOMA-IR等糖脂代谢指标水平值和SBP、DBP等血压指标水平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多学科协作模式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疾病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糖脂代谢和血压水平,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多学科协作护理 生活质量 糖尿病 糖脂代谢 胰岛素抵抗 高血压病13
目的探寻复杂型儿童热性惊厥急性发作时双侧海马组织的弥散特点。方法收集2017年8月至2018年2月期间急性期复杂型热性惊厥患儿20例作为研究实验组,同年龄段非中枢系统疾病儿童20例为对照组,进行两组双侧海马多b值(0~1000s/mm2)DWI扫描,ADC图重建及ADC值测量。最后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b值等于1000s/mm2时,左侧海马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ADC值有统计学差异(t=2.690,P=0.01),右侧海马实验组与对照组ADC值有统计学差异(t=3.02,P=0.005)。结论当b值等1000s/mm2时,相应ADC值可以敏感捕捉到急性复杂型儿童热性惊厥海马损伤证据,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儿童复杂型热性惊厥 多B值DWI 弥散特点 海马体 磁共振成像46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156
影响因子:1.116
影响因子:1.370
400-888-8888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