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的:以肠道菌群失调小鼠为模型,探究纳豆对模型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抗生素连续灌胃给药的方法建立肠道菌群失调小鼠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纳豆组,连续14 d干预后,收集肠内容物,在有氧的情况下通过Biolog-ECO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观察小鼠肠道微生物变化。结果:Biolog结果显示,培养48 h后AWCD值:模型组>阳性药组>正常组>纳豆组。培养72 h时,模型组Shannon指数(H’)、Mclntosh指数(U)及Simpson指数(1/D)均高于正常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Shannon均匀度(E)略低于正常组,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纳豆组与模型组比较,4个指标均低于模型组,Shannon指数(H)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Mclntosh指数(U)及Simpson指数(1/D)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纳豆组与正常组比较,Shannon指数(H’)、Mclntosh指数(U)及Simpson指数(1/D)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Shannon均匀度(E)小于正常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纳豆组Shannon均匀度(E)小于阳性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显示,模型组与正常组具有明显差异,纳豆组更接近正常组肠道菌群的状态。结论:纳豆具有促进抗生素诱导的肠道菌群失调小鼠肠道微生态恢复正常的作用。
关键词: Biolog-ECO 小鼠 纳豆 肠道菌群 菌群失调77
目的:探究三黄颗粒对α-萘异硫氰酸酯诱导胆汁淤积性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三黄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隔日1次ANIT灌胃造模,各组连续灌胃给药4周,取血并采集肝脏标本。放射免疫法检测LA、HA、PC-Ⅲ、IV-C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肝功能生化指标;切取大鼠肝中叶,制作病理组织切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三黄颗粒组大鼠肝功能指标较模型组均不同程度的降低;肝脏纤维化指标有明显的改善;大鼠肝HE染色切片得出,高、中、低剂量组之间存在差异,肝脏形态改善明显。结论:三黄颗粒可减轻α-萘异硫氰酸酯诱导胆汁淤积性大鼠肝损伤病理变化,改善肝功能,减轻肝脏纤维化,中等剂量疗效较好。
关键词: α-萘异硫氰酸酯 三黄颗粒 大鼠 肝功能 肝纤维化 胆汁淤积症68
目的:研究芩百清肺浓缩丸治疗小鼠感染肺炎支原体后咳嗽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对组(阿奇霉素0.03 g/kg)和芩百组(2.34 g/kg),通过BALB/c小鼠鼻腔滴入20μL106CCU肺炎支原体造模,各组小鼠灌胃给予相应药物7 d。引咳实验观察各组小鼠咳嗽情况,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变化,免疫组化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TRPA1(瞬间受体电位离子通道)蛋白表达,RT-PCR检测小鼠肺组织TRPA1及P物质m 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芩百组和阳对组均能降低小鼠咳嗽次数,HE染色显示芩百组小鼠肺组织支气管黏膜水肿减轻,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芩百组小鼠肺组织TRPA1蛋白表达减弱(P<0.05),RT-PCR结果显示芩百组小鼠肺组织TRPA1和P物质m RNA表达减少(P<0.05)。结论:芩百清肺浓缩丸通过降低咳嗽蛋白TRPA1和气道神经源性炎症介质P物质的表达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咳嗽。
关键词: TRPA1 咳嗽 病理学 肺炎支原体 芩百清肺浓缩丸87
目的:观察蒲黄消瘿贴对桥本甲状腺炎(HT)甲状腺肿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对甲状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方法: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110例,采用随机双盲方法分组,治疗组予蒲黄消瘿贴治疗,对照组予安慰剂贴治疗,治疗12周,治疗前后采用ELISA检测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水平,并比较甲状腺功能(FT3、FT4、s TSH)、甲状腺自身抗体(TPOAb、TGAb)及甲状腺大小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甲状腺功能FT3、FT4、s TSH较治疗前无差异(P>0.05),甲状腺自身抗体TPOAb、TGAb及血清纤维化因子TGF-β1、CTGF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甲状腺彩超显示甲状腺缩小有效率78.2%;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甲状腺功能FT3、FT4、s TSH较治疗前无差异(P>0.05),甲状腺自身抗体TPOAb、TGAb及血清纤维化因子TGF-β1、CTGF未见明显下降(P>0.05),甲状腺彩超显示甲状腺缩小有效率23.6%。两组治疗后甲状腺功能FT3、FT4、s TSH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甲状腺自身抗体TPOAb水平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TGAb及血清纤维化因子TGF-β1、CTG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甲状腺彩超显示甲状腺减小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蒲黄消瘿贴能够改善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的甲状腺肿,抑制甲状腺纤维化,改善预后。
关键词: CTGF TGF-β1 桥本甲状腺炎 纤维化 蒲黄消瘿贴201
目的分析联合中药熏洗与穴位按摩用于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市洪都中医院2019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83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采用中药熏洗治疗的41例患者列入甲组,将采用中药熏洗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的42例患者列入乙组,对比2组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治疗6h、24h、72h后,乙组VAS平均评分均低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39/42),高于甲组的75.61%(3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穴位按摩治疗颈椎病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疗效显著。
关键词: 中医综合疗法 中药熏洗 局部经络反应 穴位按摩 颈椎病36
中风后睡眠障碍(PSSD)是指由急性脑血管病导致的睡眠数量、质量及节律的紊乱。文章从“阳气者,精则养神”出发,在系统梳理了中医温阳法治疗阳气不足所致的睡眠障碍的理、法、方、药的基础上,对温阳法治疗中风后睡眠障碍的临床思路进行了理论探讨,并提出了治疗中风后睡眠障碍的温阳六法,包括滋阴温阳、安神助眠法,温补心肾、安神定志法,温里潜阳、重镇安神法,温补脾肾、化痰活血、开窍安神法,温阳实卫、和营安神法,温阳益髓、补脑安神法。
关键词: 中风后睡眠障碍 临床表现 安神方药 温阳法 阳气不足27
目的:明确通络外治法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对比单纯中医、西医疗法,研究三者在瘀血阻滞型膝骨性关节炎(KOA)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符合入组标准的河北省中医院风湿病科的KOA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中医组、西医组和结合组,每组40例。中医组予以通络外治法治疗(中药局部热敷、局部拍打、刺络放血),西医组予以药物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口服治疗,结合组予通络外治法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口服治疗,3组均治疗6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3周和6周后,记录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关节彩超及安全性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3周后,中医组总有效率为77.5%,西医组为55.0%,结合组为82.5%,结合组与中医组差异不大(P>0.05),2组均较西医组有效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6周后,中医组为90.0%,西医组87.5%,2组差异不显著,结合组为95.0%,较中医组、西医组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3周后,VAS、WOMAC评分中医组、结合组均降低,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西医组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6周后,3组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结合组较中、西医2组降低更加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3组ESR、CRP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组膝关节彩超有滑膜炎表现的患者,其关节积液或滑膜增厚情况均有改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中医组1例,西医组3例、结合组2例。结论:通络外治法治疗瘀血阻滞型KOA,能明显降低WOMAC评分、VAS评分,改善患者证候积分,减轻关节滑膜炎表现,较单独使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见效更快,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
关键词: 中药热奄包 刺络放血 痹症 瘀血阻滞 膝痹 膝骨性关节炎 通络外治法27
阿尔茨海默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主要是脏腑功能失调导致气血津液运行输布障碍,继而由虚致实,导致痰浊瘀血,痰瘀日久化毒阻碍脑络为病。阿尔茨海默病经历了脾虚、肾虚、痰瘀互结、瘀久成毒等4个独立时期,且脾虚是本病发生的始动原因:脾气亏虚,气血生化乏源,精无所充,脑不得养;脾失健运生痰成瘀致呆;脾虚与痰瘀相互为病加剧呆病发作。
关键词: 中医病机 痰瘀互结 瘀久成毒 脾虚肾虚 阿尔茨海默病86
目的:系统评价隔物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系统检索PubMed、CNKI、EMbase、Cochranelibrary、SinoMed、VIP、Wanfang等数据库,纳入2021年7月31日前收录的隔物灸治疗CFS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根据研究需求筛选文献,评价文献质量,并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4篇,患者895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隔物灸治疗CFS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RR=1.21,95%CI(1.13,1.29),P<0.00001];隔物灸在降低FS-14总评分[MD=-1.40,95%CI(-1.62,-1.17),P<0.00001]、中医证候量化评分[MD=-3.31,95%CI(-4.46,-2.17),P<0.00001]方面更有优势;隔物灸促进白细胞介素2(IL-2)[MD=6.50,95%CI(6.12,6.89),P<0.00001]、免疫球蛋白IgG[MD=2.12,95%CI(0.12,4.12),P=0.04]表达的效果更为显著;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隔物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显著,但由于证据不足,安全性尚不能定论,仍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试验来支撑。
关键词: Meta分析 功能障碍 慢性疲劳综合征 随机对照试验 隔物灸32
目的:观察大黄、芒硝外敷治疗哺乳期乳腺炎结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70例哺乳期乳腺炎结块患者均用同一种抗生素加排空乳汁治疗,随后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用大黄、芒硝外敷,对照组34例用硫酸镁外敷,对比出院时间、结块缩小时间、结块消除时间、疼痛减轻时间、疗效评估、乳房皮肤问题。结果:观察组出院时间、结块缩小时间、结块消除时间、疼痛减轻时间、疗效评估、乳房皮肤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芒硝外敷加抗生素加排空乳汁治疗哺乳期乳腺炎结块有明显疗效,无需切开引流,效果好,愈后美观。
关键词: 临床价值 哺乳期乳腺炎 外敷 大黄芒硝 引流38
目前已有较多临床试验、系统评价/Meta分析证明小柴汤加减对肝脏疾病治疗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尚无研究进行综合论述。该研究对小柴胡汤加减防治肝脏疾病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进行再评价,有望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可靠的证据。全面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数据库中与小柴胡汤加减防治肝脏疾病相关的中英文文献,通过方法学质量评价工具AMSTAR2和证据质量学工具GRADE对纳入研究进行评估。最终纳入7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发表年限为2010—2020年,其中涉及的疾病有肝癌1篇、病毒性肝炎4篇、肝纤维化2篇。结果表明,小柴胡汤加减联合常规治疗组在以上3种疾病防治中较常规治疗组疗效更显著,纳入的研究中未报道不良反应。方法学质量评估及证据等级评价显示,纳入研究的文献方法学质量和证据质量等级均为极低,小柴胡汤加减防治肝脏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仍需更多高质量研究进一步验证,建议今后制作系统评价/Meta分析应更加重视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规范,重视研究的科学性。
关键词: 中医治疗 临床有效性 小柴胡汤加减 系统评价再评价 肝脏疾病39
痛风性关节炎是指滑囊、关节囊、软骨、骨质等组织内沉积尿酸盐而引发的炎症反应。青藤碱是从传统中药材青风藤中提取的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消肿、解热、镇痛作用,能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减轻疼痛。近年来,众多研究表明,青藤碱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具有一定的潜力和独特的优势。现将有关青藤碱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与实验研究文献综述如下。
关键词: 代谢功能障碍 炎症反应 痛风性关节炎 组织损伤 青藤碱51
目的:评估芪参益气滴丸治疗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观察的240例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120例和观察组(Con+QSYQ组)120例。Con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Con+QSYQ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再服用芪参益气滴丸,疗程4周,统计分析两组胸痛积分、胸闷积分、中医证候总积分、心电图疗效、血脂水平及不良反应率等。结果:治疗后,Con+QSYQ组总有效率为94.07%(111/118),Con组总有效率为81.90%(95/116),两者比较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Con+QSYQ组较Con组的胸痛积分、胸闷积分、中医证候总积分、心电图疗效和血脂水平均显著改善(P<0.05);两组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结论:芪参益气滴丸治疗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安全性好。
关键词: 中西医治疗 临床疗效 冠心病 稳定型心绞痛 芪参益气滴丸40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病人便秘、焦虑、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3月在广东省云浮市中医院骨科采取手术治疗的56例股骨颈骨折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特色护理,术后第1天、第6天、第11天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两组病人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术后便秘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术后第1天、第6天、第11天焦虑、抑郁、睡眠质量评分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病人便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6天、第11天观察组病人SDS评分、SAS评分、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6天、第11天观察组病人SDS评分、SAS评分、PSQI评分较术后第1天有所改善(P<0.05);术后两组病人第11天SDS评分、SAS评分、PSQI评分较术后第6天均有所改善(P<0.05)。结论:通过情志护理、辨证施膳、中医护理技能等中医特色护理,能有效改善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病人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病人睡眠质量,降低术后便秘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关键词: 中医护理 手术治疗 术后便秘 睡眠质量 股骨颈骨折37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敷贴对剖宫产术后产妇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4月—8月行剖宫产术的产妇60例,经电脑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产科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接受产科常规护理同时,在术后1h给予中药穴位敷贴。检测两组产妇术后48h的血清胃泌素、泌乳素水平,记录两组产妇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术后切口疼痛评分,统计两组产妇的腹胀发生率和便秘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腹胀发生率、便秘发生率、切口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8h胃泌素、泌乳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敷贴可降低剖宫产术后产妇腹胀发生率及便秘发生率,能缓解产妇伤口疼痛,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便利的干预措施。
关键词: 中药穴位敷贴 剖宫产 疼痛评分 胃肠功能 腹胀便秘3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156
影响因子:1.116
影响因子:1.370
400-888-8888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